词语:钩端
钩端的拼音:gōu duān
钩端的字数:2字
钩端的结构:AB式
基本解释
竹名。《山海经·西山经》:“其﹝ 嶓冢之山 ﹞上多桃枝鉤端。” 郭璞 注:“鉤端,桃枝属。” 袁珂 校注:“桃枝,竹名。”
基本含义
形容对事物的最关键或最重要的一面。
详细解释
钩端是由“钩”和“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揭露事物的最关键或最重要的一面。钩端常常用来形容人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洞察力,能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或者指出事物的本质和核心。
使用场景
钩端常用于形容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或者用来赞扬一个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对复杂问题的精准判断和把握,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深入理解。
故事起源
钩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淮阴侯刘邦的一个朋友魏公子曹参。曹参曾经被魏国的大夫们视为愚蠢的人,因为他的言辞总是不合乎常理。但是有一天,曹参突然说出了一句“钩端”。这个词语让人们感到非常奇怪,但是曹参却解释说:“我说的是事物的根本和关键。”曹参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让人们对他的智慧刮目相看。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上是一个名词性短语。
例句
1. 他总是能够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出钩端。2. 这篇文章的钩端是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3. 这个学生思维敏捷,总是能够抓住问题的钩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钩端”这个成语与深入思考和洞察力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钩子勾住了问题的核心,从而解开了问题的谜团。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考和洞察力相关的成语,如“洞若观火”、“一针见血”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终于找到了故事的钩端。2. 初中生:我看了很多资料,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钩端。3. 高中生:这个课题很复杂,但我相信我能找到它的钩端。4. 大学生:他的研究思路很独特,总能够揭示问题的钩端。
拆字解意
钩的意思: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组词】: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2) 形状像钩子的。【组词】:蝎的钩子。钩针。
(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例句】:钩住树枝爬上去。
(5) 研究,探寻。【组词】:钩玄。钩沉。钩校(jiào )。
(6) 牵连。【例句】: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 同“勾”。
(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组词】:钩贴边。
(9) 古代兵器。【组词】: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10) 镰刀。
(11) 古代称圆规。
端的意思:
(1) 正,不歪斜。【例句】:端正(①事物不歪斜;②正派,正确;③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2) 正派,正直。【组词】:端方。端直。端重(zhòng )。品行不端。
(3) 事物的一头。【例句】:端的(dì)(①事情的经过,底细;②的确,果然;③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4) 用手很平正地拿。【组词】: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