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阿宅反抗军
阿宅反抗军的拼音:Ā zhái fǎn kàng jūn
阿宅反抗军的字数:5字
摘要
“阿宅反抗军”是由一群台湾的宅男宅女组成的团体。他(她)们足不出户、整天在网络社群里灌水、起哄、酸人的“暴民”,却在大台风中“揭竿而起”,决定性地影响了救灾的成效。
阿宅反抗军-群体
“阿宅反抗军”T恤
他(她)们是网络的宅男宅女,足不出户、整天在网络社区里灌水、起哄、酸人的“暴民”。
其中,表现最卓越的两支队伍是“PTT乡民救灾团”和“莫拉克灾情网络中心”。此外,由在地青年支撑的“小地方新闻网”也令整个台湾社会刮目相看。
阿宅反抗军-代表
PTT乡民救灾团
阿宅反抗军
“PTT乡民救灾团”的运作流程是,新闻组和资讯组负责搜集、求证、过滤、整理信息,向物资组发出明确的需求信息,“物质组确定灾区需要任何物资时,便直接与厂商接洽,在老板的好意之下以成本价团购救灾物质”。东西进来,卖苦力的义工组就可以出发了。成果可谓丰硕,团购超过80万新台币物资,矿泉水逾1.5万箱,募集物资总重量超过100吨,高雄市义工在两周内出动1万人次,“发挥出政府和主流媒体都自叹不如的行动力”。
“PTT 乡民救灾团”展现了这样一个现实路径:BBS可以快速整合来自各界的资源,物资、人力、器材、交通都透过这个平台集结在一起统筹分配。
“信息小山猫”
除了是民间救难力量的另一个展现外,最重要的是实际进入政府的防救体系,帮助政府与民众沟通,成为政府与民间之间的桥梁,想办法挖出政府资讯,然后在官民之间传递这些信息。他(她)们就像被政府征用的“信息小山猫”,“网络中心”等于是此次风灾网络上的应变中心。
阿宅反抗军-影响
“阿宅反抗军”在大台风中“揭竿而起”,决定性地影响了救灾的成效。
政府和民间两个架构,有非常大的时间差,“两种组织模式在灾变发生时发生了冲突”,造成资讯的不流通与救灾效率的低落,这便需要一个“网络中心”,需要一个官民信息对接平台。事实证明,在信息爆炸的焦虑状态中,“网络中心”是一个对灾情与物资分配信息的掌握极其有效之网站。更为重要的是,“阿宅反抗军”开了台湾民间网络组织进驻政府防灾中心的范例。
宅的意思:
(1) 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组词】:住宅。内宅(指住宅内女眷的住处)。宅门。宅邸。宅第。
(2) 葬地,墓穴。【例句】:宅兆(坟墓的四界)。
(3) 居住。【例句】:宅心仁厚(居心仁义厚道)。
反的意思:
(1) 翻转,颠倒。【例句】: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
(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例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3) 抵制,背叛,抗拒。【组词】:反霸。
(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组词】:反常。
(5) 回击,回过头来。【组词】: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
(6) 类推。【组词】:举一反三。
抗的意思:
(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
(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
(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军的意思:
(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