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器识
器识的拼音:qì shí
器识的字数:2字
器识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很高的才智和见识,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例句
1.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很高的器识,所以在工作中一直表现得很出色。2. 这位领导有很高的器识,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3. 他的器识使他能够看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基本含义
指人的才智和见识。
基本解释
◎ 器识 qìshí
[capacity and experience] 器量与见识
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晋书·张华传》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与才智和见识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目光如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器识很高,总能想出很多好玩的游戏。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具有很高的器识,能够解决复杂的科学难题。3. 高中生:她的器识超群,是班级里的学霸。4. 大学生:他的器识使他在创业的道路上一路顺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5. 成年人:他的器识让他在职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了公司的高层领导。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秦朝时期,平津侯张耳曾经担任过魏相。他曾被秦始皇派去魏国劝降,但张耳却选择了叛变,投靠了项羽。项羽问他为什么要背叛秦朝,张耳回答说:“臣虽不如韩信、彭越之勇,但臣有器识。”这句话意味着他虽然不如韩信和彭越勇敢,但他有才智和见识,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记忆技巧
可以将“器识”拆分为“器”和“识”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个器具,象征着才能和能力;而“识”则可以想象为人的眼睛,象征着见识和智慧。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器”和“识”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器局与见识。 晋 陆机 《荐贺循郭讷表》:“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新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明 张居正 《敕封承德郎刑部山西司主事云谷曹公墓表》:“是时公方弱冠,其器识卓异如此。”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诗言志。’‘言者,心声也。’‘士先器识而后文章。’这一类的话,都在若干程度上接触到这个道理。”
拆字解意
器的意思:
(1) 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
(2)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组词】:器官。消化器。
(3) 人的度量、才干。【组词】:器度。器量(liàng )。器宇。器质。大器晚成。
(4) 重视。【组词】:器重。器敬。
识的意思:
(1) 记住。【组词】: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