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词典 > 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

词语: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的拼音:jiā shā dì dài

加沙地带的字数:4字

加沙地带的结构:ABCD式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处于困境、陷入困境或者面临困难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生活中的困扰、职场中的挑战,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国家或者整个世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例句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每个人都生活在加沙地带,没有人可以轻松获得成功。2. 这个项目的团队面临着很多挑战,他们正处于加沙地带,需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基本含义

形容处境困难的地方或环境。

基本解释

加沙地带(阿拉伯语:قطاعغزة或Qita'Ghazzah;希伯来语:רצועתעזה或Rezu'at'Azza)是一条位于以色列西岸、西奈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主要由巴勒斯坦人聚居。土地面积只有365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120多万巴勒斯坦人。1948年阿以战争埃及占领,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又再被以色列夺回。

加沙地带 - 历史

加沙在现代历史上被稳固掌控最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土耳其帝国治下,这段历史自1317年开始,最终在一战时因为土耳其帝国的崩溃而告终。

1917年加沙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因为当年英国政府的强制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区分以及犹太人的大量流入导致了1948年的阿以战争。接下来在1949年达成休战停火协议,约旦掌握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而埃及控制了加沙。

新建国的以色列不断的驱逐境内的阿拉伯人,加沙很快四处充满了逃难而来的阿拉伯人。约旦为许多难民提供了国籍,而埃及则并没有这么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包括加沙地带在内的1.15万平方公里地域划归“阿拉伯国”。由于阿拉伯国家反对,“阿拉伯国”未能成立。

此后加沙人一直在埃及的军事掌控之下,以色列在加沙建有16个犹太人定居点。这种局面直到1967年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之后占领加沙地区为止。此后三十多年,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一直在以色列的军事掌控之下,而与此同时,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则一直努力获得独立地位,因为他们与侵入其地盘的犹太人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剧。

根据巴以签署的相关协议,加沙地带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并一度成为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开始从加沙地带撤军,当年9月12日,以完成撤军,结束对加沙地带38年的占领。加沙真正回到巴勒斯坦人怀抱。但长期以来,由于以色列动辄实行封锁政策,加沙地带民众处于极端贫困状态,6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加沙地带 - 行政区划

加沙地带分为5个省:北方省、加沙省、代尔拜莱赫、汉尤尼斯、拉法省.加沙省(GazaCity)人口487,904(2005,以下同),北方省265,932、加沙、代尔拜莱赫201,112、汉尤尼斯269,601、拉法省165,240.

加沙地带 - 地理

加沙地带位于中东,与埃及接壤的边界长11千米,(拉法就位于边境附近),而与以色列接壤的边界则长约51千米。保守的犹太人认为加沙地带是以色列的领域,而巴勒斯坦人则声称这是将来要成立的巴勒斯坦国的领土。一些以色列人,包括首相阿里埃勒·沙龙打算单方面放弃所有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居民点,这些居民点主要集中于西南边靠海岸的喀什卡提夫。此外,加沙地带与地中海还有一条约40千米长的海岸线。但由于以色列的军事管辖,加沙地带对其海岸线没有控制权。

加沙地带 - 气候

加沙地带气候温和,冬季温暖,夏季则炎热干旱。地形平坦,有些地方是丘陵,海岸有沙丘。最高点海拔105米。自然资源有可耕地(加沙地带约三分之一的地区被灌溉),天然气。

环境问题包括沙漠化、淡水咸化、垃圾处理、饮水不洁带来的疾病、土壤恶化和地下水资源的消耗。

加沙地带 - 文化

加沙地带被认为是人类摇篮之一。人类最早的用火遗址是在加沙地带发现,一些最古老的人的化石也是在这里发现的,一些非常古老的抽象符号有可能是人类最老的文字。

加沙地带 - 经济

1994年5月,根据开罗协议,加沙地带的经济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从1992年到1996年,由于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下政府贪污和管理不良,加上以色列在遭受一系列恐怖袭击后,将加沙地带的边境关闭,期内加沙地带的经济萎缩了三分之一。在边境关闭前,有许多加沙地带的人到以色列工作。经济不景导致高失业率。

1998年,以色列改变对巴勒斯坦的政策,开始减轻封锁巴勒斯坦的经济,并减缓对巴勒斯坦货物和劳工运输的限制。这使经济连续三年恢复。但2000年爆发的第二次巴勒斯坦武装起义,导致以色列再度封锁。在此后两年中,巴勒斯坦内部的斗争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摧毁了加沙地带主要的工厂和管理机构,许多企业倒闭,国家总生产力大降,巴勒斯坦在以色列的劳工的收入也大降。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2001年经济下降35%,人均收入为每年625美元,2007年人均GDP只有600美元。60%的人口生活在贫穷线以下。加沙地带的工业主要是小型的家庭企业,其产品为纺织品、肥皂、橄榄树木雕刻和旅游纪念品。以色列人在一个工业中心建立了一些小型现代化的工业。

电力由以色列提供。主要的农产品是橄榄、柠檬、蔬菜、牛肉和奶制品。主要出口柠檬和鲜花,主要进口食品、消耗品和建设物资。主要的贸易对象为以色列、埃及和西岸。

加沙地带 - 政治

根据巴以有关协议,加沙地带60%左右的土地实现完全自治。加沙地带69%的土地与西岸的部分地区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其他部分(主要是以色列公民居住的地方)则由以色列管理。由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不允许拥有正规军,治安由巴勒斯坦的公共治安队和民警负责。

加沙地带 - 军事

在加沙地带,活跃着众多巴勒斯坦武装派别。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巴伊斯兰圣战组织等主要武装派别都集中在这里。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巴武装人员不时从加沙地带向以境内目标发动袭击,以色列则加大了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军事打击,多次进入加沙地带展开军事行动。

2007年6月,哈马斯与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在加沙地带发生冲突,哈马斯夺取了加沙地带控制权。自哈马斯全面控制加沙地带后,以色列关闭了加沙地带通往外界的关口。以色列的封锁造成加沙地带生活用品极度短缺,民众生活十分艰难。

自2008年12月27日以军空袭加沙地带以来,已有5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2400余人受伤,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不断加剧。

加沙地带 - 人口

约132.5万巴勒斯坦人和八千多名以色列人住在加沙地带,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是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难民或他们的后代。加沙地带1967年的人口是1948年的接近六倍,此后当地的居民数仍然不断增加。

加沙地带的人口密度相当高,出生率也相当高(平均每个妇女有5.91个孩子),当地深受贫困、失业和恶劣的生活条件所困扰。1967年开始,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建立了约25个居民点,这些以色列人的人均地面占有,比当地的巴勒斯坦人高得多。不过,2005年以色列政府决定放弃所有居民点。

加沙地带的人口增长率为4%,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都有很大的家庭。大多数当地人是穆斯林,少数为基督徒(0.7%)和犹太教徒(0.6%)。

出生率:40.03出生/1000居民(2005年估计数)

死亡率:3.95死亡/1000居民

迁徙率:1.6迁徙者/1000居民

婴儿死亡率:23.54/1000出生

繁殖率:6.04婴儿/妇女

居民增长率:3.83%

加沙地带 - 运输和通讯

从南到北加沙地带有一条标准轨距的铁路,但已荒废,只有少数轨道保存。这条铁路过去在南部连接埃及的铁路,在北部连接以色列的铁路系统。此外,加沙地带还有一个小的、原始的公路网,它唯一的海港是加沙市,现在已被关闭。加沙国际机场于1998年11月24日开放。2000年10月被以色列下令关闭,2001年12月以色列军队摧毁了它的跑道.阿拉法特逝世后为纪念他机场更名为亚西尔·阿拉法特国际机场.

加沙地带有简陋的电话服务系统,两个电视台(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没有广播电台,此外还有四个互联网服务商。大多数巴勒斯坦家庭拥有收音机和电视机。

加沙地带 - 犹太人定居点

1967年以后,以色列开始在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实施修建犹太人定居点政策。开始时,定居点集中修建在约旦河西岸。随着定居点的不断扩建,加沙地带成为以色列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主要地区之一。

截至2004年2月,该地区共有17个犹太人定居点,其中南部的古什·卡提夫定居点是最大的定居点。据统计,这些全部处于以色列军队直接保卫下的定居点占据着加沙地带35%的土地。定居点的犹太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巴以2000年9月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成为巴激进组织袭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定居点犹太人的安全,以军经常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多次进攻加沙地带,打击或搜捕巴武装人员。

2002年3月以军发动“防卫墙军事行动”后,曾一度全面封锁加沙地带,控制所有交通要道,并以“暴力问题严重”为由迟迟不肯从加沙地带撤军。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2003年4月问世后,以军才从加沙地带北部全部撤出。

2004年2月4日,以色列总理沙龙表示,他支持就拆除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举行全民公投。以色列计划从2005年8月15日开始执行酝酿已久的单边行动计划,撤出位于加沙地带的全部21个犹太人定居点和4个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定居点。

2005年9月,以色列国防军在原加沙定居点附近的以军总部举行告别仪式并降下国旗,宣告以色列对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就此结束。

2007年12月,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举行会晤时承诺,以方将不再在约旦河西岸新建任何犹太人定居点。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加沙地带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水深火热”、“泥泞不堪”等,来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学习英语很难,每次考试都像是在加沙地带。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团结协作能力很强,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怕加沙地带。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都在加沙地带奋斗着,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故事起源

成语“加沙地带”来源于地理名词,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成语“加沙地带”。可以将“加沙地带”与战乱、冲突、困境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画面感的记忆。

词语结构

成语“加沙地带”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三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加沙地带是指位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一片狭长的地区,常年处于战乱和冲突之中。成语“加沙地带”借用了这个地名,比喻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处于困境之中,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拆字解意

的意思

(1) 增多。【组词】:增加。追加。加倍。加封。

(2)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组词】:加注解。加冕。

(3)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组词】:加法。

(4) 施以某种动作。【组词】:加以。不加考虑。

(5) 使程度增高。【组词】:加工。加强。加剧。

(6) 超过。【例句】:加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7) 姓。

的意思

(1) 非常细碎的石粒。【组词】: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组词】: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组词】:沙哑。

(4) 姓。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的意思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组词】:质地。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的意思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组词】: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

(2) 像带子的长条物。【组词】:带钢。带鱼。声带。

(3) 车轮胎。【组词】:车带。外带。

(4) 区域。【组词】:地带。温带。

(5) 佩戴,披挂。【组词】:带孝。带剑。

(6) 随身拿着。【组词】:携带。带挈。带着钱。

(7) 捎,连着,顺便做。【组词】:连带。带职。带累(lěi )(连累)。话中带刺。

(8) 含有,呈现。【组词】:带电。带伤。

(9) 率领,引导。【组词】:带领。带头。带动。以点带面。

(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组词】:白带。

词语词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拟声词 助词 连词 介词 代词 疑问词 数词 量词 数量词 成语
词语结构
AB式词语 AA式词语 AAB式词语 ABA式词语 ABB式词语 ABC式词语 AABB式词语 AABC式词语 ABAB式词语 ABCA式词语 ABCC式词语 ABAC式词语 ABCB式词语 ABBC式词语 ABBB式词语 AAAB式词语
词语字数
二字词语 三字词语 四字词语 五字词语 六字词语 七字词语 八字词语
常用词语

篙楫

gāo jí

篙痕

gāo hén

篙工

gāo gōng

篙竿

gāo gān

镐饮

hào yǐn

镐宴

hào yàn

镐头

gǎo tóu

镐洛

hào luò

镐京

hào jīng

镐镐

hào hào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