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词典 > 塑料袋

塑料袋

词语:塑料袋

塑料袋的拼音:sù liào dài

塑料袋的字数:3字

塑料袋的结构:ABC式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虚伪的人。在社交场合、职场或人际关系中,当遇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和善友好,但实际上心机深沉,言行不一的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

例句

1. 她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塑料袋,不能相信她的话。2. 这个人总是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实际上他是个塑料袋,不值得信任。

基本含义

比喻人心机深沉,表面虚伪的人。

基本解释

 塑料袋的原料为聚乙烯。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和俗语的用法和含义,可以阅读相关的词典或参考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个塑料袋,表面上对我很友好,但实际上不是真心的。2. 初中生:他的笑容总是让人觉得很虚伪,就像一个塑料袋一样。3. 高中生: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小心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友好的人,他们可能是塑料袋。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塑料袋”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通过对塑料袋的特点进行类比,用来形容人的虚伪和不可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看起来很漂亮的塑料袋,但当你打开它时,里面是空的,没有任何东西。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塑料袋”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塑料袋是一个名词短语,由“塑料”和“袋”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塑料袋的原料

聚乙烯(Polyethylene,PE),简称PE。是乙烯进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乙烯是世界上公认的接触食品最佳材料。无毒、无味、无臭,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聚乙烯薄膜,轻盈透明,具有防潮、抗氧、耐酸、耐碱、气密性一般,热封性优异等性能。素有“塑料之花”的美称。是塑料包装印刷用量最多、最重要的材料。

PVC--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简称PVC,分子式为(CH2—CH2CL)n,是乙烯基聚合物中最主要的一类,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在国内的产量在塑料中则居首位。在印刷行业中,经常用聚氯乙烯彩色压延薄膜和透明上光薄膜制作书刊、文件夹、票证等封皮的包装装潢。

Shrinkfilm--收缩薄膜

收缩薄膜(Shrinkfilm),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被拉伸定向,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热空气处理或红外线照射便会收缩的热塑性塑料薄膜。热处理后,薄膜就紧裹在被包装物上,收缩力在冷却阶段达到最大值,并能长期保存。

LDPE--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简称LDPE是各国塑料包装印刷工业中用量最大的品种。比重为0.92~0.93,能浮于水。结晶度低(60%),在压力1000~3000kg/C㎡进行本体聚合,故又称高压聚乙烯。在23℃时,密度在0.92左右。压延成型性差,适用吹塑法加工成管状薄膜。适用于食品包装、纤维制品包装、日化用品包装。

HDPE--高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简称HDPE。密度为0.941~0.965g/立方厘米。用低压聚合而成,故又称低压聚乙烯。呈乳白色,表明光泽较差。加工薄膜可用吹塑法和T模挤出工艺。耐热耐蒸煮,耐寒耐冷冻,防潮、防气、隔绝性能好,并不易破损,强度为LDPE的二倍。极易开口。拟纸性强,誉为“拟纸性塑料薄膜”。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双轴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也称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英文缩写代码BOPP,其特点为拉伸分子定向,机械强度、对折强度、气密度、防潮阻隔性优于普通塑料薄膜。以单位面积和玻璃纸相比,单价低于玻璃纸。由于这种薄膜透明度极好,里印后再现色彩格外光亮美观,是塑料复合软包装的重要基材。

塑料袋的毒性

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还有一种薄膜为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本身也无毒性,但根据薄膜的用途所加入的添加剂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这类薄膜及由该薄膜做的塑料袋均不宜用来盛装食品。如要鉴别聚氯乙烯塑料袋和聚乙烯塑料袋,可用下面简易法进行辨认。

聚乙烯薄膜(无毒性)

薄膜呈乳白色,半透明状(几层叠起来观察尤其明显),摸起来较润滑,好像表面上涂有蜡层,用力抖动,声音发脆,遇火易燃,火焰黄色,燃烧时有粘液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气味。

聚氯乙烯薄膜(一般有毒性)

如不加色素,为透明状,摸起来其表面有些发粘,用力抖动,声音低沉,遇火不易燃烧,离火焰即熄,火焰呈绿色。

塑料袋的历史

这种神奇的材料的“祖先”是植物中最丰富的纤维素。

1845年,居住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的化学家塞恩伯一次在家中做实验时,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他急忙拿起妻子的布围裙去擦拭桌上的混合酸。忙乱之后,他将围裙挂到炉子边烤干,不料围裙“扑”的一声烧了起来,顷刻间化为灰烬。塞恩伯带着这个“重大发现”回到实验室,不断重复发生“事故”。经过多次试验,塞恩伯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布围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与浓硝酸及浓硫酸的混合液接触,生成了硝酸纤维素脂,这就是后来应用广泛的硝化纤维。塞恩伯发现硝化纤维的可塑性,而且,用它制造出来的东西还不透水。他饶有兴趣的用它制造了一些美丽的饭碗、杯子、瓶子和茶壶。他很欣赏自己的这些杰作,还特意写信给自己的好友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这个意外收获。可惜当时法拉第并未在意,直到一名摄影师的出现。[1]

摄影师亚历山大·帕克斯有许多爱好,摄影是其中之一。19世纪时,人们还不能够像今天这样购买现成的照相胶片和化学药品,必须经常自己制作需要的东西。所以每个摄影师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化学家。

摄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胶棉”,它是一种“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盐纤维素溶液。当时它被用于把光敏的化学药品粘在玻璃上,来制作类似于今天照相胶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纪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处理胶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试着把胶棉与樟脑混合。使他惊奇的是,混合后产生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称该物质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制作出了各类物品:梳子、笔、纽扣和珠宝印饰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业意识,并且还在自己的商业冒险上赔了钱。20世纪时,人们开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几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种塑料制造出来。

继续发展帕克斯的成果并从中获利就留给其他发明家去做了。约翰·韦斯利·海亚特这个来自纽约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这个机会,当时一家制造台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亚特改进了制造工序,并且给了“帕克辛”一个新名称—“赛璐珞”(假象牙—译注)。他从台球制造商那里得到了一个现成的市场,并且不久后就用塑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产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着火,这就限制了用它制造产品的范围。第一个能成功地耐高温的塑料是“贝克莱特”(即酚酣塑料—译注)。利奥 ·贝克兰德在1909年获得了该项专利。

1909年,美国的贝克兰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纪30年代,尼龙又问世了,被称为是“由煤炭、空气和水合成,比蜘蛛丝细,比钢铁坚硬,优于丝绸的纤维”。它们的出现为此后各种塑料的发明和生产奠定了基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制造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塑料是一种很轻的物质,用很低的温度加热就能使它变软,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塑料制品色彩鲜艳,重量轻,不怕摔,经济耐用,它的问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然而,塑料的发明还不到100年,如果说当时人们为它们的诞生欣喜若狂,现在却不得不为处理这些充斥在生活中,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威胁的东西而煞费苦心了。

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石油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很难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也会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塑料袋在中国

目前,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0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全世界塑料年产量为1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15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这样大量的废弃塑料作为垃圾被埋在地下,无疑给本来就缺乏的可耕种土地带来更大的压力。

塑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

目前,很多国家都采取焚烧(热能源再生)或再加工制造(制品再生)的办法处理废弃塑料。这两种办法使废弃塑料得到再生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但由于废弃塑料在焚烧或再加工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所以可以说废弃塑料的处理至今仍是环保工作中令人头疼的一大难题。

限制使用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此外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也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包装袋)。

塑料购物袋必须明码标价鼓励企业免费提供布袋子

塑料购物袋必须明码标价,并另行收款。通知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含在商品总价内收取。同时相关部门将制订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市场环境。

通知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同时企业也应简化商品包装,多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通知还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免费为群众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全国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从2008年6月1日起将制订抑制废塑料污染税收政策,在全国范围内也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

从2008年的6月1日起,全国各大商场将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袋,顾客要塑料袋必须付钱购买,从而制止塑料袋的泛滥问题.

国家工商总局3月28日发出“限塑”整治通知,表示将在“五一”前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查处不标明价格销售塑料袋、不在销售凭证上单独标明塑料袋单价等5种违法行为。

环保塑料袋

塑料袋的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环保使用,导致了塑料袋污染的全球化。

与传统塑料袋相比,环保袋所拥有的优势:

1、水溶速度可设计选择,完全溶解于水,无毒无污染;

2、拉伸度强,张力好;

3、透明度高,光泽好;

4、柔软度高,触感好;

5、耐油、耐溶剂性好,可热封、可印刷;

6、透气系数低,阻气性好;

7、可加塑料子母扣或自粘胶袋;

8、抗静电性能优良,不尘吸等。

9、可被水、空气、阳光和生物降解。通常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分解为无害物质。

塑料袋的危害

塑料袋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其一,影响农业发展。

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二,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

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其三,废塑料随垃圾难处理

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

而且,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地、河流。

其它

另外,塑料袋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特别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后,常常会变质。变质的食品对儿童健康发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它耗能巨大,据测算,我国每产1吨塑料袋需耗3吨石油,而我国每年塑料袋的用量至少可供300万辆普通轿车行驶5年。改变这一局面,淘汰超薄塑料袋大势所趋,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万代!

禁用塑料袋的国家

孟加拉国(Bangladesh)已禁用塑料袋。

爱尔兰(Ireland)为欧洲第一个给塑料袋涨价的国家,从 02 年执行到现在已减少了 90% 的塑料袋消耗。

卢旺达(Rwanda)于 2005 年放弃了塑料袋的使用。

以色列、加拿大、印度西部、博茨瓦纳、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中国、新加坡都已禁用或准备禁用塑料袋。

禁用塑料袋的城市

2007 年 3 月 27 日,旧金山成为了美国第一个禁用塑料袋的城市。

美国城市奥克兰和波士顿也在考虑是否要禁用塑料袋。

由于塑料袋的原料里包含石油的一些成分,中国在禁用免费塑料袋后每年可以省三千七百万桶石油!

2008年6月1日,中国实行禁用免费塑料袋。

塑料袋的种类

按生产原料分类:

(1)高压聚乙烯塑料袋

(2)低压聚乙烯塑料袋

(3)聚丙烯塑料袋

(4)聚氯乙烯塑料袋

按外形分类:

(1)背心袋

(2)直筒袋

(3)封口袋

(4)胶条袋

(5)异形袋

塑料袋的用途

(1)高压聚乙烯塑料袋的用途:

A、食品包装:糕点、糖果、炒货、饼干、奶粉、盐、

茶叶等;

B、纤维品包装:衬衫、服装、针棉品、化纤制品;

C、日化用品包装。

(2)低压聚乙烯塑料袋的用途:

A、垃圾袋、菌种袋;

B、方便袋、购物袋、手提袋、背心袋;

C、保鲜袋;

D、编织袋内袋

(3)聚丙烯塑料袋的用途:

主要用于包装纺织品、针棉品、服装、衬衫等。

(4)聚氯乙烯塑料袋的用途:

A、礼品袋;

B、箱包袋、针棉品包装袋、化妆品包装袋;

C、(拉链式)文件袋、资料袋。

拆字解意

的意思

(1) 〔塑性〕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

(2) 〔塑料〕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经加热加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材料。

(3) 用泥土等做成人、物的形象。【组词】:塑像。泥塑木雕。雕塑。

的意思

(1) 估计,猜想。【组词】:料想。预料。

(2)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组词】:材料。料子。备料。

(3) 喂牲口用的谷物。【组词】:草料。

(4)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组词】:料器。

(5) 烹调时的调味品。【组词】:调料。

(6) 整理,处理。【组词】:料理。

(7)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组词】:配一料药。

的意思

(1) 用布或皮做的盛东西的器物。【组词】:袋子。布袋。衣袋。口袋。旅行袋。

(2) 量词,用于袋装的东西和水烟、旱烟。【例句】:一袋儿面粉。一袋烟。

词语词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拟声词 助词 连词 介词 代词 疑问词 数词 量词 数量词 成语
词语结构
AB式词语 AA式词语 AAB式词语 ABA式词语 ABB式词语 ABC式词语 AABB式词语 AABC式词语 ABAB式词语 ABCA式词语 ABCC式词语 ABAC式词语 ABCB式词语 ABBC式词语 ABBB式词语 AAAB式词语
词语字数
二字词语 三字词语 四字词语 五字词语 六字词语 七字词语 八字词语
常用词语

悟会

wù huì

悟悔

wù huǐ

悟佛

wù fó

悟发

wù fā

悟对

wù duì

悟道

wù dào

悟澈

wù chè

悟彻

wù chè

悟禅

wù chán

捂住

wǔ zhù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