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木突
木突的拼音:mù tū
木突的字数:2字
木突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木突一词常用于描述人物形象、言行举止或事物的外观等方面。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正式场合穿着不得体,或者一个事物在某个环境中显得与众不同而不协调。此外,木突也可以用来指责某人的行为不得体,或者批评某事物的设计不合理。
例句
1. 他在晚宴上穿着一身运动装,显得非常木突。2. 这个家具的颜色太鲜艳了,和整个房间的风格完全木突。3. 他的举止举止太过火,完全木突了这个庄重的场合。
基本含义
指人物形象或事物突兀、突出,不协调、不和谐。
基本解释
木拖鞋。 唐 尚颜 《赠村公》诗:“紬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鬚眉眼未昏。” 宋 林逋 《孤山寺》诗:“乘兴醉来拖木突,翠苔苍蘚石磷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鹤立鸡群”、“云集烟散”等,来扩大对于形容事物突出或不协调的成语的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发型太奇怪了,看起来像个木突的怪物。2. 初中生:他的穿着总是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总是木突在人群中。3. 高中生:这幅画的颜色太鲜艳了,和整个画廊的氛围完全木突。4. 大学生:他在图书馆大声讲电话,显得非常木突,打扰了其他人的学习。
故事起源
木突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词汇中的“木”和“突”两个字的本义组合而成的。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意思与木头突出的形状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木头突出在一片平坦的环境中,显得突兀、不协调。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
词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详细解释
木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木指木头,突指突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物形象或事物在某种环境中显得突兀、突出,不协调、不和谐。它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言行不合适,或事物的形状、颜色等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拆字解意
木的意思:
(1) 树类植物的通称。【组词】: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2) 木料、木制品。【组词】: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3) 棺材。【组词】:棺木。
(4) 质朴。【例句】:木讷(朴实迟钝)。
(5) 呆笨。【组词】: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组词】:麻木。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突的意思:
(1) 忽然。【组词】:突然。突现。突发。突变。突如其来。异军突起。突兀。
(2) 超出,冲破,猛冲。【组词】:突破。突围。突出。
(3) 烟囱。【组词】:曲突徙薪。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