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文翮
文翮的拼音:wén hé
文翮的字数:2字
文翮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文翮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美有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才华。在社交场合、文学讲座、艺术展览等场合中,可以使用文翮来赞美那些有出色才华的人。
例句
1. 他的诗词写得很好,真是一位文翮。2. 这位画家的作品堪称艺术的文翮。
基本含义
指才华出众的文人。
基本解释
羽毛有文彩的鸟。翮,鸟翼。 晋 潘岳 《射雉赋》:“緑柏参差,文翮鳞次。”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成语,比如“文韬武略”、“文房四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哥哥画画画得很好,他是个小文翮。2. 初中生:我喜欢读书,希望将来成为一名文翮。3. 高中生:他的文学作品被评为优秀,他是我们学校的文翮。4. 大学生:这位作家的小说非常有深度,他是当代文坛的一位文翮。
故事起源
文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叫做文翮的人,他在文学方面有出色的才华,被赞美为“文翮”。这个故事成为后来形容有才华的文人的成语。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文翮可以通过与才华出众的文人联想,比如想象一只鸟展翅飞翔,代表着文人在文学领域中展现出的才华。
词语结构
文翮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文”是形容才华出众的意思,“翮”是指鸟的翅膀。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文翮是一个形容才华出众的文人的成语。文翮的主要含义是指在文学方面有出色才华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有卓越才华的人。
拆字解意
文的意思: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
(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
(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
(15) 姓。
翮的意思:
(1) 鸟翎的茎,翎管。
(2) 鸟的翅膀。【组词】:举翮。振翮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