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裨正
裨正的拼音:bì zhèng
裨正的字数:2字
裨正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裨正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能够纠正错误、改正偏差的作用。可以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政策的制定、教育的功能等方面。
例句
1. 他的建议对我们的项目起到了裨正的作用。2. 这个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裨正以往的不足。3. 老师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裨正的作用。
基本含义
裨正指的是辅助、补充正确。表示能够补正错误,改正偏差。
基本解释
裨补匡正。《新唐书·霍王元轨传》:“ 元轨 每朝,数上疏陈得失,多所裨正,帝尊重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裨正相关的成语,如“裨益”、“正本清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指导对我的作文起到了裨正的作用。2. 初中生:老师的批评是为了裨正我们的错误观念。3. 高中生:这本辅导书是为了裨正我们的学习方法。4. 大学生:实习经验对我的职业规划起到了裨正的作用。5. 成年人:这个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裨正以往的政策缺陷。
故事起源
裨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据说,秦始皇在位时,有一个年轻人叫王质,他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人,秦始皇非常器重他。有一天,秦始皇问王质:“你认为朕的一言一行有什么不对之处?”王质回答说:“陛下,您的一言一行都是正确的。”秦始皇听后大为满意,赞赏王质的回答,称他为“裨正之士”。从此以后,“裨正”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有能力纠正错误的人或事物。
记忆技巧
可以将“裨正”记忆成“辅助正误”,帮助纠正错误。
词语结构
裨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详细解释
裨正是由“裨”和“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裨,原意为辅佐、补充;正,原意为正确、准确。裨正的意思是辅助、补充正确,能够纠正错误、改正偏差。
拆字解意
裨的意思:
(1) 增添,补助。【组词】:大有裨益。裨补。
(1) 古代的次等礼服。
(2) 副,偏,小。【组词】:裨将。偏裨。
正的意思:
(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
(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
(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