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枷责
枷责的拼音:jiā zé
枷责的字数:2字
枷责的结构:AB式
基本解释
施枷审讯责罚。《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德称 因腹馁缓行了几步,被地方拿他做火头,解去官司,不由分説,下了监铺。幸 吕鸿臚 是个有天理的人,替他使钱,免其枷责。”《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遇到本地交易,便自声扬犯禁,拿到公庭,立受枷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庄地呈报》:“如有以轻作重,以真作假,或隐匿不报、迟至三日方报者,定将该庄地以受贿作弊,重究枷责。”
基本含义
指用刑具加以责罚,泛指施加压力、施加惩罚。
详细解释
枷责是由“枷”和“责”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枷”是古代一种刑具,用来加在罪犯的脖子上限制其行动。“责”意为责罚、惩罚。枷责的含义是指施加压力或施加惩罚,使人感到束缚和痛苦。
使用场景
枷责常用于描述某人受到严厉的惩罚或受到压力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或学习中承受巨大压力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被迫承担责任或受到处罚的人。
故事起源
枷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刑法制度。古代社会中,枷是一种常见的刑具,用来限制罪犯的行动自由。责罚则是指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因此,枷责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受到严厉惩罚或压力的情况。
词语结构
枷责是由两个意义相关的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犯了错,现在正受到枷责。2. 这个项目的进度一直很紧张,大家都感到枷责重重。
记忆技巧
可以将“枷责”联想为受到枷锁限制的责任感。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被枷锁束缚住,同时还要承担责任和受到惩罚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刑法制度中的枷具和各种惩罚方式,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压力和责任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让他站在教室里,感到枷责很重。2. 初中生:考试前夕,同学们都感到枷责压力,努力备考。3. 高中生:高考结束后,同学们终于解脱了枷责,感到轻松自在。4. 大学生: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枷责,需要努力奋斗。5. 成年人:工作中的压力让他感到枷责重重,但他依然坚持努力工作。
拆字解意
枷的意思:
◎ 旧时一种套在脖子上的刑具。【例句】:枷锁(旧时的两种刑具,喻束缚)。枷号(古代刑法,将犯人上枷,写明罪状示众)。
责的意思:
(1) 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