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白纻词
白纻词的拼音:bái zhù cí
白纻词的字数:3字
白纻词的结构:ABC式
基本解释
乐府 吴 舞曲名。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诗:“时枉《白紵词》,放歌 丹阳湖 。” 徐柯 《白紵词》之三:“千觴万酌君莫辞,听吾前歌《白紵词》。”参见“ 白紵歌 ”。
基本含义
指言辞空洞,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语。
详细解释
白纻词指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之词,形容言辞虚浮、空洞无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些人在言语中使用的词语,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为了迎合形势或者取悦他人而使用。这种言辞通常是没有内容、没有实质的,只是空洞的虚言。
使用场景
白纻词通常用来批评那些空洞无物、没有实质的言辞。它可以用于讽刺那些善于说空话、说大话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使用白纻词,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批评他们的言辞。
故事起源
白纻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叫白纻的人,他非常善于说空话,经常使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来迎合他人。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那些没有实质意义的话语,称之为“白纻词”。
词语结构
成语“白纻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白纻”和“词”。其中,“白纻”是一个具体的人名,“词”是指言辞、话语。
例句
1. 他的演讲充满了白纻词,根本没有实际意义。2. 这个政治家常常使用白纻词来迎合选民。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白纻词”的方法可以是联想白纻这个人名的形象,想象他说话时嘴里空洞无物,没有实质意义的话语。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白纻词”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空谈虚话”、“言过其实”等。这些成语都是用来形容言辞空洞、没有实质意义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的话都是白纻词,根本没有实际意义。2. 初中生: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白纻词,让人听了很失望。3. 高中生:写作要避免使用白纻词,要注重实质内容。4. 大学生:在演讲中使用白纻词会丧失说服力,应该注重实际内容。5. 成人:那个销售员的口才很差,总是说些白纻词,让人不信任他。
拆字解意
白的意思: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组词】:白色。白米。
(2) 明亮。【组词】:白昼。白日做梦。
(3) 清楚。【组词】:明白。不白之冤。
(4) 纯洁。【组词】: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组词】:空白。白卷。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组词】:白忙。白说。
(7) 没有付出代价的。【组词】:白吃白喝。
(8) 陈述。【组词】: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 与文言相对。【组词】:白话文。
(10) 告语。【例句】: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 丧事。【例句】: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句】:白字(别字)。
(13) 政治上反动的。【组词】:白匪。白军。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白族。白剧。
(15) 姓。
纻的意思:
(1) 同“苎”。
(2) 苎麻纤维织成的布。
词的意思: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组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组词】: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组词】: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