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上证50
上证50的拼音:shàng zhèng wǔshí
上证50的字数:3字
上证50的结构:ABCD式
指数简介
上证50 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 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上证50 指数自2004 年1 月2 日起正式发布。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成交活跃、规模较大、主要作为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投资指数。
样本选取
(一) 样本空间:上证180 指数样本股。
(二) 样本数量:50 只股票。
(三) 选样标准:规模;流动性。
(四) 选样方法:根据总市值、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取排名前50 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指数计算
上证 50 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Σ(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 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指数的修正
(一) 修正公式
上证50 指数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调整市值/原 除 数=修正后的调整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调整市值 = 修正前的调整市值 + 新增(减)调整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需要修正的情况
(1)除息 - 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2)除权 - 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调整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调整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3)停牌 ─ 当某一成份股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直至复牌。
(4)摘牌 - 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5)股本变动 - 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配股上市、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6)停市 ─ 部分样本股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全部样本股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成份股调整
上证 50 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调整时间与上证180 指数一致。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对样本进行临时调整。
每次调整的比例一般情况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40 名之前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60 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上证50指数历史模拟走势图
2002.07.01 - 2003.12.31
上的意思: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组词】:上街。
(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
(7) 增加。【组词】:上水。
(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组词】: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
(12) 登载,记。【组词】: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证的意思: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组词】: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组词】: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