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齐量
齐量的拼音:qí liàng
齐量的字数:2字
齐量的结构:AB式
基本解释
(1).犹等同。 宋 苏轼 《正统论·辨论三》:“纯乎名,故 晋 梁 之得天下其名曰正统,而其弑君之实,惟天下后世之所知,而吾不为之齐量焉。”
(2).犹同量。谓存在的时间同样长久。 宋 晁说之 《晁氏客语》:“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当与天地齐量。天地未尝老而人自老。”
标准的度量。《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度量” 汉 郑玄 注:“齐量,侈弇之所容。” 孙诒让 正义:“钟之侈弇,亦以十二律所容之齐量算之。”
基本含义
衡量、评判
详细解释
齐量是一个表示衡量、评判的成语。它源自《左传·哀公十四年》:“齐量之,以天下为轻。”意思是说,要以天下为标准去衡量评判事物的轻重。
使用场景
齐量可以用于各种评价和衡量的场景,比如评判一个人的能力、品德或者事物的价值等等。
故事起源
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哀公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他询问大臣们如何评判合适的继承人,其中有一位大臣提出了“以天下为轻”的观点,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标准去衡量评判,才能找到真正合适的继承人。哀公听后深以为然,于是将这个观点总结为成语“齐量”。
词语结构
齐量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齐”和“量”。
例句
1. 他在评价这个项目的时候,总是以严格的标准齐量。2. 这个老师很公正,他总是以客观的态度齐量学生的表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天平上放着地球,表示要以天下为标准去衡量评判事物的轻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评判、衡量相关的成语,比如“权衡轻重”、“评头论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鼓励我们要以正确的标准齐量自己的学习进步。2. 初中生:在比赛中,我们要以公平的心态齐量对手的实力。3. 高中生:我们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以长远的眼光齐量各种政策的可行性。4. 大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齐量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拆字解意
齐的意思:
(1) 同“斋”。
(2) 斋戒。【例句】:齐三日而后行。
(3) 庄敬。【组词】:齐庄。齐严。
量的意思: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组词】: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
(2) 估量。【组词】:思量。打量。
(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组词】: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3) 数的多少。【组词】: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4) 估计,审度。【组词】:量力。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