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徵士
徵士的拼音:zhǐ shì
徵士的字数:2字
徵士的结构:AB式
(1).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徵士 陈君 ,禀岳瀆之精,苞灵曜之纯。”《文选·颜延之<陶征士诔>》:“有 晋 徵士, 寻阳 陶渊明 ,南岳之幽居者也。” 张铣 题注:“ 陶潜 隐居,有詔礼徵为著作郎,不就,故谓徵士。” 唐 皮日休 《奉献致政裴秘监》诗:“ 何胤 本徵士,高情动天地。” 宋 钱惟演 《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诗:“徵士高怀云在岭,骚人秋思水周堂。”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征君征士》:“有学行之士,经詔书徵召而不仕者,曰徵士,尊称之则曰徵君。”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高吟‘饥来驱我去……’的 陶征士 ,其时或者偏已很有些酒意了。”
(2).征求人才。 唐 李颀 《赠别穆元林》诗:“明主日徵士,吏曹何忽贤?”
徵的意思:
(1) 召,征召。《爾雅•釋言》。【组词】:“徵,召也。”
(2)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组词】:“夏,公會吴于鄫,吴來徵百牢。”
(3) 敛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组词】:“以時徵其賦。”
(4) 徭役;租税。《管子•治國》。【组词】:“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
(5) 证验;效应。《廣韻•蒸韻》。【组词】:“徵,證也。”
(6) 征兆;迹象。《左傳•昭公十七年》。【组词】:“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
(7) 证明。《廣雅•釋詁四》。【组词】:“徵,明也。”
(8) 征聘;纳币以成婚礼。《集韻•蒸韻》。【组词】:“徵,成也。”
(9) 追究;责问。《左傳•僖公四年》。【组词】:“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又指征询。唐沈既濟《任氏傳》:“徵于小僮,小僮笑曰:‘無之。’”
(10) 典,主管。《莊子•天道》。【组词】:“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
(11) 虚。《爾雅•釋詁上》。【组词】:“徵,虚也。”
(12) 姓(旧读zhǐ)。《三國志•吴志•程秉傳》。【组词】:“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
(1)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又名“迭”。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爾雅•釋樂》。【例句】:“徵謂之迭。”《正字通•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
(1) 通“懲”。《荀子•正論》。【组词】:“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
(2) 用同“澂”。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组词】:“陛下不加清徵,審别真偽。”
(3)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集韻•蒸韻》。【组词】:“徵,縣名,在同州。”
士的意思: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
(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