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槁枲
槁枲的拼音:gǎo xǐ
槁枲的字数:2字
槁枲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槁枲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状态。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长时间没有休息或得到滋润而变得疲惫不堪;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件事情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变得乏味、没有新意。
例句
1. 这个项目已经经营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变得槁枲无味了。2. 老师的讲解太枯燥了,学生们都感到有些槁枲了。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干燥、枯萎、不新鲜。
基本解释
亦作“槀枲”。干枯的麻杆,古时燃以为烛。《墨子·备穴》:“盖具槀枲,财自足,以烛穴中。”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槀枲,可然以为烛。”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槁枲相关的成语,如“槁木死灰”、“枯木逢春”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槁枲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柿子放太久了,变得槁枲了。2. 初中生:我上课听了一天,现在感觉大脑都槁枲了。3. 高中生:这本书我读了好几遍了,已经变得有些槁枲了。4. 大学生:这个工作我已经做了好几年,感觉没有新鲜感,有点槁枲了。
故事起源
槁枲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高祖本纪》。相传在刘邦即将起兵造反之际,他的朋友韩信来看望他,刘邦把一块柿子递给韩信,韩信接过来后却发现柿子已经变得干燥、不新鲜了。韩信知道刘邦这是在暗示他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刘邦的起义行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槁枲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干瘪、枯萎的柿子,然后再想象一个干燥、枯朽的木头,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槁枲这个成语的意思。
词语结构
槁枲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槁枲是由槁木和枯萎的柿子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槁木指的是干燥、枯朽的木头,而枯萎的柿子则代表着没有水分、失去活力的水果。因此,槁枲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失去生机、变得干燥、不新鲜。
拆字解意
槁的意思:
(1) 枯干。【组词】: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2) 同“藁”,草。
枲的意思:
(1) 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
(2) 麻类植物的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