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词典 > 戎狄

戎狄

词语:戎狄

戎狄的拼音:róng dí

戎狄的字数:2字

戎狄的结构:AB式

基本解释

亦作“ 戎翟 ”。古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 荆 舒 是惩。”《国语·周语上》:“我先王 不窋 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 韦昭 注:“翟,或作狄。”后以泛指西北少数民族。《汉书·匈奴传下》:“ 萧望之 曰:‘戎狄荒服,言其来服荒忽无常,时至时去。’”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臣等闻三代以还,皆有戎狄之患,以至侵陵中国,被於 渭 洛 。”

近义词

蛮夷

基本含义

指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泛指野蛮、粗野的人。

详细解释

戎狄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用来形容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戎狄逐渐成为指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代名词,也被用来泛指野蛮、粗野的人。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举止粗鲁、野蛮,或者形容某地风俗粗糙、落后。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思想、言行等与礼仪、道德相悖。

故事起源

据说,古代中国的文化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被视为戎狄,即野蛮、粗野之人。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鹤鸣》中的一句诗:“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非鸣则已,戎狄至。”意思是鹤鸣声传遍九皋,声音传到天上,如果鹤不再鸣,戎狄就会来侵犯。

词语结构

戎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举止粗鲁、野蛮,真是个戎狄。2. 这个地方的风俗粗糙、落后,简直是个戎狄之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戎狄”与“野蛮、粗野”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战士穿着皮草,手持狼牙棒的形象,表示戎狄的野蛮、粗野的特点。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戎狄在古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同学打架的时候好像变成了戎狄。2. 初中生:他的行为太戎狄了,完全没有礼貌。3. 高中生:这个地方的风气真是戎狄,需要改善。4. 大学生:我们不能把那些不同文化的人视为戎狄,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

拆字解意

的意思

(1) 古代兵器的总称。

(2) 军队,军事。【组词】: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 古代称兵车。【组词】:御戎。

(4) 大。【组词】:戎功。

(5) 称(方言,音如“”)。【例句】:“戎有良翰”。

(6)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组词】:西戎。戎狄。

(7) 姓。

的意思

(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

(2)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3)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4) 有力的麋鹿。

(5) 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6) 姓。

词语词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拟声词 助词 连词 介词 代词 疑问词 数词 量词 数量词 成语
词语结构
AB式词语 AA式词语 AAB式词语 ABA式词语 ABB式词语 ABC式词语 AABB式词语 AABC式词语 ABAB式词语 ABCA式词语 ABCC式词语 ABAC式词语 ABCB式词语 ABBC式词语 ABBB式词语 AAAB式词语
词语字数
二字词语 三字词语 四字词语 五字词语 六字词语 七字词语 八字词语
常用词语

秦氏

qín shì

秦始皇陵

qín shǐ huáng líng

秦始皇

qín shǐ huáng

秦石

qín shí

秦失其鹿

qín shī qí lù

秦圣

qín shèng

秦声

qín shēng

秦山核电站

qín shān hé diàn zhàn

秦瑟

qín sè

秦塞

qín sāi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