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伏菟
伏菟的拼音:fú tú
伏菟的字数:2字
伏菟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实际上具有很高的才能和智慧。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有着深厚的造诣,但并不为人所知。
例句
1. 他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他内心深处隐藏着一股伏菟。2. 这位科学家虽然不张扬,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展现出了他的伏菟。
基本含义
指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才能或智慧。
基本解释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伏菟相关的成语,如“伏龙凤雏”、“伏地魔法”等,以加深对伏菟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是他的伏菟在写作比赛中展现出来了。2. 初中生:虽然她长得很普通,但是她的伏菟在音乐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挥。3. 高中生:他平时不起眼,但是他的伏菟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4. 大学生及以上:这位科学家虽然外表平凡,但是他的伏菟在解决难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故事起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淮阴侯刘邦派人招募人才,有一位名叫伏菟的人,他长相平凡,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刘邦却看中了他的潜力。于是刘邦给他一个机会,伏菟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最终成为了一位重要的谋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能并不一定取决于外表,而是要看他内心的潜力和努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伏菟”这个词与一个平凡的外表和高超的才能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平凡的人,他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才能像是一颗蕨菜一样茂盛。
词语结构
伏菟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伏”是动词,表示隐藏;“菟”是名词,表示才能或智慧。
详细解释
伏菟一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是“伏菟之短,亦可以为长,伏菟之长,亦可以为短。”意思是指一个人的短处也可以成为长处,长处也可以成为短处。这句话后来引申为指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才能或智慧。
拆字解意
伏的意思:
(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菟的意思:
◎ 〔菟丝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常缠绕在豆科植物上,对农作物有害。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
(1) 〔於菟〕老虎的别称。
(2) 〔菟裘〕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泗水县;古代借指退隐者的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