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钩饵
钩饵的拼音:gōu ěr
钩饵的字数:2字
钩饵的结构:AB式
基本解释
亦作“钩饵”。1.钓钩和鱼饵。《庄子·胠箧》:“鉤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於水矣。” 成玄英 疏:“钩,钓也。饵,鱼饵也。”《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然而高鸟未挂於轻缴,渊鱼未悬於鉤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 刘良 注:“鉤,钓也。” 宋 苏轼 《鱼》诗:“自从识鉤饵,欲见更无因。”
(2).引诱。《孔丛子·公仪》:“今徒以高官厚禄钩饵君子,无信用之意。”
(3).比喻引诱人的东西。《孽海花》第三二回:“他想把她来做钩饵,在紧急时钓取将士们死力的。”
基本含义
用以引诱或诱骗他人的手段或物品。
详细解释
钩饵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指的是用以引诱或诱骗他人的手段或物品。它源自于渔民在钓鱼时使用的饵料,通过将饵料挂在鱼钩上,诱使鱼儿上钩。在现代社会中,钩饵常常用来形容人们使用花言巧语、美色、贿赂等手段来引诱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钩饵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在交往、谈判或交易中使用诱骗手段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用虚假承诺来吸引选民,商人用欺骗手段来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个人用甜言蜜语来追求他人的爱情等。
故事起源
成语“钩饵”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这篇文章中。文章讲述了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使用了一种名为“钩饵”的特殊饵料,成功地钓到了一条大鱼。这个故事中的“钩饵”成为了一种引诱、诱骗的象征,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钩”和“饵”。
例句
1. 他用虚假的承诺作为钩饵,成功地吸引了很多投资者。2. 这个广告使用了美女作为钩饵,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眼球。3. 他用一份高薪作为钩饵,成功地招聘到了一位优秀的员工。
记忆技巧
可以将“钩饵”这个成语与钓鱼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钓鱼者将诱人的饵料挂在鱼钩上,引诱鱼儿上钩的情景。这样的形象会帮助你记住“钩饵”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诱骗、引诱相关的成语,如“诱人上钩”、“美人计”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拿着一块巧克力当作钩饵,引来了一群小鸟。2. 初中生:那个骗子用一张假彩票作为钩饵,欺骗了很多人。3. 高中生:她用自己的美貌作为钩饵,吸引了很多追求者。4. 大学生:他利用一份高薪工作作为钩饵,成功地招聘到了一位优秀的实习生。
拆字解意
钩的意思: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组词】: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2) 形状像钩子的。【组词】:蝎的钩子。钩针。
(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例句】:钩住树枝爬上去。
(5) 研究,探寻。【组词】:钩玄。钩沉。钩校(jiào )。
(6) 牵连。【例句】: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 同“勾”。
(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组词】:钩贴边。
(9) 古代兵器。【组词】: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10) 镰刀。
(11) 古代称圆规。
饵的意思:
(1) 糕饼。【组词】:香饵。果饵。
(2) 钓鱼用的鱼食。【组词】:饵料。鱼饵。钓饵。
(3) 喂。【例句】:“穷鱼饵奔鲸”。
(4) 引诱。【组词】:饵敌。
(5) 古代指牲畜的筋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