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祭日典仪
祭日典仪的拼音:jì rì diǎn yí
祭日典仪的字数:4字
祭日典仪 -概述
祭日典仪原为中国古代的祭奠仪式,表达人们对太阳的崇敬之情,在中断160余年之后,2011年3月20日,祭日典仪首次在北京日坛恢复,由此,北京“天、地、日、月”四大祭祀活动都已恢复。
本次清代日坛祭日典仪在日坛公园“春分朝阳”民俗文化节期间举办。“祭日典仪”表演共两场,分别为3月20日上午9:30至10:30,21日上午10:20至11:20。
此次日坛公园的祭日表演基本按照“清代祭日大典”,复原当时的服装、道具、乐器等,在封建王朝,并不允许百姓观看皇家祭日大典。
据介绍,主办方为广大社区百姓每场准备了480张免费观摩票。
观众可凭票进入圆坛内观看礼仪乐舞表演,没领到票的观众也可在圆坛南门外的大屏幕,观看现场直播。
祭祀活动包括三部分:卤簿仪仗、乐舞和祭坛礼仪,卤簿仪仗在圆坛西侧的神路进行,其余两部分在圆坛内进行。主办方为每场准备了480张免费入场券,每名进入圆坛内的人就成了祭祀大典的一部分,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大典上将现场教授大家参拜太阳(即“大明神”)的拜礼。
2011年3月20日上午9时30分,日坛公园的圆坛内围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时辰一到,观众的目光都向圆坛西门望去。在圆坛的四个门中,其他三个都是一门二柱,只有这西门是三门六柱,是古代君王行祭祀大礼时进入的正门。“因为祭祀日神的时间应该是春分之日的日出之时,从西门向东走,一来凸显对日神的尊崇,二来可顺承东来的紫气。”伴随着主持人的讲解,观众们这才知道祭祀的细节均含有深意。
这时,中和韶乐奏响,“乾隆皇帝”带着十余位大臣缓缓走入。拜坛上,正东方向已摆好大明神位,也就是太阳神的神位。盛放祭品的器皿都是红色的,象征太阳的颜色。当祭日的队伍全部就位后,赞引官洪亮的嗓音响起:“就位—跪、叩、兴!”“皇帝”按照指引,恭恭敬敬跪拜在神位前,请神从天界下到凡间,献上玉和帛,并上香。之后又带领大臣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每次献礼都要跪拜磕头,并献上爵。
2011年3月20日的祭日却百姓可以随意观看。不过,光看还不行,要一起行“太阳礼”。就在皇帝跪拜的同时,主持人也招呼在场所有观众,“请大家起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小臂以肘为轴水平紧贴于胸,双手握拳,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寓意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小臂呈水平状,象征与大地平行,把希望交给太阳。”
伴随着仪式进行,64位乐舞生在拜坛下面相继跳起武功舞和文德舞,分别表示武得天下,文治天下的含义。当然,这两种舞蹈更像是造型,一个动作会维持较长时间。与之配合的音乐也是一字一音,非常缓慢肃穆。
约一个小时的仪式结束后,很多观众还在继续观看圆坛外关于祭日典仪的详细介绍,希望多学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还有更多市民参与朝外街道在公园内组织的“春分朝阳”民俗文化节。欣赏到了泥人、面塑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展示。
参加人员
祭日的音乐是雅乐,由16种乐器演奏。乐舞部分,由朝阳区居民组成的民乐队负责典仪乐曲演奏,“舞蹈动作非常简单,一字一动作”。典仪现场,还将有10名演唱者、64位舞者。祭坛礼仪部分,有7位朝阳区居民在祭坛上扮演皇帝、陪祀官,现场所有观众都将成为祭祀的一部分,有统一动作,面向东方站立、行礼,共同表达对太阳的崇敬。据介绍,由于是第一次举办祭日表演,主办方将在这次演出的全程配上解说词,由主持人现场解说,观众参与互动。
评论
祭日典仪策划者、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介绍说,祭日是农耕社会里人类对太阳的一种原始崇拜。在已经脱离农耕社会背景的当代城市,恢复祭日是为了传承“礼”文化。如果前来观摩典仪的市民仅仅是举着相机摄像机的看客,仪式就只是一个表演而已。因此,主办方才自创了“太阳礼”,跪拜的时候,要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小臂以肘为轴水平紧贴于胸,双手握拳,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寓意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小臂呈水平状,象征与大地平行,把希望交给太阳。” 希望大家一起参与,一起迎接初升的太阳,向往和平、光明,祈盼太阳神保佑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祭的意思: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组词】: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组词】: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例句】:祭起一件法宝。
(1) 姓。
日的意思: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
(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
(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
(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
(8) 特指“日本国”。
典的意思: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
(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
(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
(6) 姓。
仪的意思:
(1) 人的外表或举动。【组词】: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组词】: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组词】: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组词】:仪器。
(5) 法制,准则。【组词】: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