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马勒
马勒的拼音:mǎ lè
马勒的字数:2字
马勒的结构:AB式
◎ 马笼头,马勒 mǎlóngtóu,mǎlè
[bridle] 辔,用以御马和约束马的马首挽具,包括络头、嚼子(口衔)、缰绳,还有其他附属物
1.bridle
带嚼口的马笼头。《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 北魏 刘芳 《毛诗笺音义证》:“轡是御者所执者也,不得以轡为勒;且旧语云马勒,不云轡,以勒为轡者,盖是北人避 石勒 名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 魏武帝 以玛瑙为马勒,硨磲为酒椀。”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三章:“﹝ 杨忠民 ﹞给自己的枣骝马解下马勒,戴上料兜子。”亦称“ 马勒口 ”。 瞿秋白 《<乱弹>代序》:“所以乱弹已经不乱,白话也应当不白, 欧 化应当等于贵族化。一切都要套上马勒口,不准乱来。”
马的意思: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组词】:马蜂。马勺。
(3) 姓。
勒的意思: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组词】:马勒。
(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组词】:悬崖勒马。
(3) 强制。【组词】:勒令。勒索。
(4) 统率。【组词】:勒兵。
(5) 雕刻。【组词】:勒石。勒碑。勒铭。
(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组词】:勒紧。
(2) 方言,强制,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