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馆僚
馆僚的拼音:guǎn liáo
馆僚的字数:2字
馆僚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会钻营、做官僚工作,而不关心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在工作场合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顾着办公室政治,而忽视工作实质的人。
例句
1. 这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很低,都是一群馆僚。2. 我们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被一群馆僚拖累。
基本含义
指官员、文职人员。也指那些在官府或机关中工作的人。
基本解释
馆阁的同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龙君杨少参》:“ 宣城 沉翰撰 君典 以諫止夺情忤 江陵 意,然内媿其言。又 吴 赵 两门生已叛之……虑馆僚之怨也,屡令其子编修致书慰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馆”和“僚”字的成语,如“馆驿不及”、“官官相为”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这个班级里有一些馆僚,他们只会玩手机,不认真听讲。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领导都是一群馆僚,只会开会,不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3. 高中生:政府的一些决策看起来很官方,但实际上是一群馆僚的意志。4. 大学生:我们需要培养一批有创造力和实际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一群馆僚。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摒弃馆僚思维,注重实际工作的效果和成果。
故事起源
馆僚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形容当时官员们过分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官员和文职人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一个官府的馆舍中,一群官员们只会做官僚工作,而不关心实际问题。
词语结构
馆僚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馆”是名词,表示官府中的馆舍;“僚”是名词,表示官员、文职人员。
详细解释
馆僚一词源于古代官府中的馆舍,原指在馆舍中工作的文职人员。后来泛指官府中的官员、文职人员。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指那些只会做官僚工作,缺乏实际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拆字解意
馆的意思:
(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组词】:宾馆。旅馆。馆舍。
(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组词】:大使馆。领事馆。
(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组词】:茶馆。照相馆。
(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组词】: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藏。
(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组词】:家馆。蒙馆。坐馆。
僚的意思:
(1) 官。【组词】:官僚。
(2) 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例句】:僚属(下属的官吏)。僚友。僚佐。幕僚。
(3) 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