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三雅
三雅的拼音:sān yǎ
三雅的字数:2字
三雅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三雅常用于描述人的优雅、高尚的品质。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修养和风度,也可以用来指责一个人的粗俗和庸俗。在正式场合、社交场合或与长辈交往时,要注意保持三雅的形象,展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例句
1. 他的举止得体,言谈文雅,真是个三雅的绅士。2. 她的穿着打扮总是非常考究,展现了她的三雅气质。
基本含义
指品行高尚、举止文雅、言谈举止得体。
基本解释
《太平御览》卷八四五引《典论》:“ 刘表 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后以“三雅”泛指酒器。 明 袁宗道 《顾仲方画山水歌》:“朝朝暮暮停车马,娇歌急管催三雅。” 清 周亮工 《寄闽南江云客》诗:“难从酒伴浮三雅,自解诗囊咏《七哀》。”
延伸学习
除了三雅,还有许多与品行修养相关的成语,比如八雅、六艺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了解更多关于人的修养和道德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保持三雅,不要在课堂上随便说话。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们应该展示出三雅的形象,给大家树立榜样。3. 高中生:在面试时,我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展现出三雅的素养。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我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保持三雅的形象。5. 成年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都应该追求三雅,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故事起源
三雅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其中孔子说:“君子有三雅,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段话意味着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注意不同的修养和行为规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三”字与雅音“ya”联想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同时,可以用一些与雅相近的词语或形象来帮助记忆,比如雅致、雅观、雅俗共赏等。
词语结构
三雅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三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人的品行、举止的一种高度赞美。三雅分别指品行高尚、举止文雅、言谈举止得体。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了人的整体形象,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风貌。
拆字解意
三的意思: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雅的意思:
(1) 正规的,标准的。【组词】: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组词】: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jiào )。雅兴(xìng )。雅座。雅俗。
(3) 平素,素来。【组词】:雅爱。雅善鼓琴。
(4) 极,甚。【组词】:雅以为美。雅不欲为。
(5) 交往。【例句】:无一日之雅。
(6) 酒器名。【例句】:雅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7)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组词】: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
(8) 古同“鸦”,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