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军仪
军仪的拼音:jūn yí
军仪的字数:2字
军仪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军仪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更多地出现在与军队有关的场合,如军事报道、军事类节目等。
例句
1. 军仪整齐,气势磅礴,让人肃然起敬。2. 在阅兵式上,军队展现出了高度的军仪风范。
基本含义
军队的礼仪和仪容。形容军队整齐划一,严肃庄重。
基本解释
(1).军队的礼仪。《魏书·阳平王熙传》:“ 太宗 治兵於东部,詔 熙 督十二军校閲,甚得军仪, 太宗 嘉之,赏赐隆厚。”
(2).军事仪仗。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 永熙 元年,补子都督,并加鼓节军仪,除 桑乾 太守,转补都督。”《北史·李迁哲传》:“仍给军仪鼓节,令与 田弘 同讨 信州 。”《南史·垣护之传》:“ 崇祖 闻 陈显达 、 李安人 皆增给军仪,乃启求鼓吹横吹。”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军队的仪容仪表和礼仪规范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军事礼仪的知识,了解不同国家的军队仪仗队的表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在军仪训练中,士兵们要举起枪,踏着整齐的步伐前进。初中生:参观了一次军队的阅兵仪式,真的感受到了军仪的庄严和壮观。高中生:军仪是军队的形象代表,要求士兵们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
故事起源
军仪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队的训练和阅兵仪式。在古代中国,军队的训练和仪容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士兵们严守纪律,整齐划一地行动。因此,军仪一词就形成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军队在阅兵式上整齐划一地行进,展现出庄严肃穆的军仪风范。
词语结构
军仪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军”是名词,指代军队;“仪”是名词,指代礼仪和仪容。
详细解释
军仪指的是军队的礼仪和仪容。它强调军队的整齐划一,严肃庄重的形象。军仪一词常用来形容军队的训练、阅兵式等场合中,军队的仪容仪表和礼仪规范。
拆字解意
军的意思:
(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仪的意思:
(1) 人的外表或举动。【组词】: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组词】: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组词】: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组词】:仪器。
(5) 法制,准则。【组词】: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