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白缟
白缟的拼音:bái gǎo
白缟的字数:2字
白缟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白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装得很无辜、清白,实际上却心怀不轨、虚伪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
例句
1. 他表面上一副清白无辜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个白缟之徒。2. 不要被他的表面行为所迷惑,他是个白缟之人。
基本含义
指白色的裹身衣物,比喻伪善、虚伪。
基本解释
未染色的素绢。《六韬·虎韬》:“夜则以白縞长六尺、广六寸为流星,陷坚陈,败步骑。”
延伸学习
如需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伪善、虚伪相关的成语,如“假仁假义”、“伪善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表面上很乖巧,但实际上是个白缟之徒。2. 初中生:不要相信那些表面上装得很清白的人,他们可能是白缟之徒。3. 高中生:社会上有很多白缟之人,我们要警惕他们的伪善行为。
故事起源
白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白缟被服,乘云气,至乎无穷。”这句话形容了仙人的形象,意味着仙人穿着白色的衣服,乘着云气飞行,飘然而至,无穷无尽。后来,白缟这个成语被引申为伪装、虚伪的意思。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帮助记忆白缟这个成语:1. 将白缟这个成语拆分为两个词语,白和缟,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2. 将白缟与伪善、虚伪这些意义相关联,形成联想。
词语结构
白缟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白缟成语的意思是由两个词语的意义叠加而来的。
详细解释
白缟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白指白色,缟指裹身的衣物。在古代,白色被认为是纯洁、无暇的象征,而缟则是一种裹身的衣物。白缟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伪善、虚伪,形容人表面上装得很清白,实际上却很虚伪。
拆字解意
白的意思: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组词】:白色。白米。
(2) 明亮。【组词】:白昼。白日做梦。
(3) 清楚。【组词】:明白。不白之冤。
(4) 纯洁。【组词】: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组词】:空白。白卷。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组词】:白忙。白说。
(7) 没有付出代价的。【组词】:白吃白喝。
(8) 陈述。【组词】: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 与文言相对。【组词】:白话文。
(10) 告语。【例句】: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 丧事。【例句】: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句】:白字(别字)。
(13) 政治上反动的。【组词】:白匪。白军。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白族。白剧。
(15) 姓。
缟的意思:
(1) 未经染色的绢。
(2) 白色。【例句】:“连观霜缟,周除冰净”。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