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藜蒸
藜蒸的拼音:lí zhēng
藜蒸的字数:2字
藜蒸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藜蒸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形容人过分追求完美,过分讲究细节,不重视大局。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而忽略了实质问题的人。
例句
1. 他是个藜蒸的人,连一封简单的邮件都要反复修改。2. 这个项目经理太藜蒸了,总是在一些小细节上纠结,却忽略了整体进度。
基本含义
指一种烹饪方法,用藜麦蒸熟食物。比喻将一种东西处理得过分细致、过分讲究。
基本解释
亦作“ 藜烝 ”。采藜的嫩叶蒸熟为食。多指粗劣之食。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夫説粱饭食肉,有好於面目,而不若糲粢藜烝之可食於口也。”《梁书·处士传·诸葛璩》:“事亲有啜菽之窶,就养寡藜蒸之给。”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琐屑不堪”、“千篇一律”等,来扩大对过分追求细节的描述词汇的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个藜蒸的孩子,他在画画时总是一点一点地涂色,非常仔细。2. 小学生:老师说小红是个藜蒸的学生,她写作业总是要求每个字都写得非常工整。3. 初中生:班里的班长很藜蒸,他总是在组织活动时把每个细节都安排得很完美。4. 高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但有些同学太藜蒸了,只注重字数和格式,却没有真正表达出自己的观点。5. 大学生:我们的项目组长是个藜蒸的人,他总是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故事起源
藜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藜蒸的人,他非常追求完美,做事非常讲究细节。他喜欢把一些平常的事情处理得非常细致,比如吃饭时,他会把米饭用藜麦蒸熟,然后剁碎成糊状食用。他的做法被人们视为过分追求完美,因此后来人们用“藜蒸”来形容过分讲究细节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藜蒸”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厨房里用藜麦蒸煮食物,然后细心地剁碎成糊状,这个过程非常细致,就像这个成语的含义一样。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
详细解释
藜蒸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指一种烹饪方法,即用藜麦蒸熟食物。藜麦是一种粗细不均匀的粮食,蒸煮后成为糊状,因此藜蒸也指将一种东西处理得过分细致、过分讲究。比喻事情做得过于琐碎,过分讲究细节。
拆字解意
藜的意思:
(1) 〔藜芦〕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紫黑色,有毒,可入药。
(2)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亦称“灰条菜”)。【组词】:藜仗。藜藿(指粗劣的饭菜)。
蒸的意思:
(1) 热气上升。【组词】:蒸汽。蒸腾。蒸发。蒸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蒸馏。云蒸霞蔚。蒸蒸日上。
(2) 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组词】:蒸饼。蒸饺。蒸笼。
(3) 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组词】:蒸烛。
(4) 细小的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