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具伏
具伏的拼音:jù fú
具伏的字数:2字
具伏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具备很强的力量,能够战胜敌人或克服困难。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能力、组织的实力或国家的实力。
例句
1. 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具伏了所有的竞争对手。2. 这个强大的军队具伏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基本含义
具有力量压制或制服他人。
基本解释
完全认罪。《新五代史·李从温传》:“﹝ 从温 ﹞尝诬亲吏 薛仁嗣 为盗,悉籍没其家貲数千万。 仁嗣 等诣闕自诉,事下有司, 从温 具伏。”《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田钦祚 ﹞与都部署 郭进 不协,敌至,闭壁自守,去又不追,蓄军资以规利,为部下所讼,詔鞫之, 钦祚 具伏。”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项羽的历史故事,深入了解他的力量和成就。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力压群雄”、“力挽狂澜”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成语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足球队具伏了对手,赢得了比赛。2. 初中生:他的才华和努力使他具伏了其他同学,成为了班级的领导者。3. 高中生:这个科研团队具伏了技术难题,取得了重大突破。4. 大学生:他们的商业计划具伏了竞争对手,成为了市场的领军者。
故事起源
具伏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讲述了项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经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征服了许多敌人。他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制服对手,因此人们开始用“具伏”来形容他的力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强大的军队压制住了敌人,使其无法抵抗,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具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具”是动词,表示具备、拥有的意思;“伏”是宾语,表示压制、制服的意思。
详细解释
具伏是指具备强大的力量,能够压制或制服其他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强调了力量的强大和压倒性,意味着能够彻底地控制和征服对方。
拆字解意
具的意思:
(1) 器物。【组词】:器具。
(2) 备有。【组词】: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3) 备,办。【组词】: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
(4) 古同“俱”,都,完全。
(5)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组词】: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伏的意思:
(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