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缚絷
缚絷的拼音:fù zhí
缚絷的字数:2字
缚絷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缚絷常用于形容人或物被困、受限,不能自由行动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被束缚的身体、被牢牢地限制住的思想或行动等。
例句
1. 他的手脚被缚絷,无法逃脱。2. 这个国家的人民长期受到思想上的缚絷。3. 被缚絷在家里,他感到无比沮丧。
基本含义
用绳子或绳索捆绑,使人无法自由行动。
基本解释
捆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初至门,门者以我为妖,欲加缚縶。”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缚絷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心灵”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脚被缚絷,无法跳绳。2. 初中生: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思想受到了缚絷。3. 高中生:政府的限制对人们的自由行动造成了缚絷。4. 大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感到被各种束缚和缚絷。
故事起源
缚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军事战争时期。在战场上,当士兵被敌军俘虏时,常常会被捆绑起来,以防止其逃跑或反抗。这种被捆绑的情景,被用来比喻人在某种困境中无法自由行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缚絷”的意思。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绳子缚住,无法自由行动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缚絷由两个字组成,其中“缚”指用绳子捆绑,“絷”指束缚。
详细解释
缚絷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用绳子或绳索将人或物体捆绑起来,使其无法自由行动。它形象地描述了人或物被束缚、限制,失去了自由。
拆字解意
缚的意思:
(1) 捆绑。【组词】:绑缚。手无缚鸡之力。解缚。
(2) 拘束。【组词】:束缚。作茧自缚。
絷的意思:
(1) 拴,捆。【例句】:絷维(❶原指拴住客人的马以挽留客人,后指延揽、挽留人材;❷束缚)。
(2) 马缰绳。
(3) 拘捕,拘禁。【组词】:絷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