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米斛
米斛的拼音:mǐ hú
米斛的字数:2字
米斛的结构:AB式
基本解释
指米粮。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兼 軾 近者奏为本路转运司今年合起年额米斛百六十万,乞特许且起一半或三分之二,其餘候丰熟日随年额起发,未蒙恩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乞朝廷多拨米斛或钱物,付臣措置招徠,人心既归,北势自屈。”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思想或见识狭窄,不能广泛接受新知识。
详细解释
米斛是由“米”和“斛”组成的成语。斛是古代一种量器,用来盛装粮食。米斛比喻人的心胸狭窄,像斛一样只能盛装少量的事物,不能广泛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
使用场景
米斛常用来形容那些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对外界知识和观念闭塞的人。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过于狭隘和固执。
故事起源
米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说唐玄宗时,有个叫杨子荣的人,他懂得很多东西,但是却非常自负,认为自己的见识已经足够广博。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个名叫王子宜的学者,想向他学习更多的知识。王子宜知道杨子荣的自负,于是在屋子里摆了满满一斛的米,然后请杨子荣把这一斛米倒进一个小口的盆里。杨子荣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他才明白到自己的见识是有限的,像斛一样容量小,不能盛装更多的知识。
词语结构
米斛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人太米斛了,对新事物毫无兴趣。2. 他是一个米斛之人,对别人的意见从不接受。
记忆技巧
可以想象一个斛子里只能装下一斛米,而米斛的意思就是心胸狭窄,不能包容更多的知识。可以通过将“米”和“斛”两个字形象地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或词语,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例如,可以学习与知识、见识相关的成语,如“温故知新”、“博学多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他真是个米斛。2. 小学生:我觉得我们班上的某些同学对新的游戏都不感兴趣,他们有点米斛。3. 初中生:我遇到一个新同学,她对我们学校的规章制度很不满意,总是抱怨,我觉得她有点米斛。4. 高中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非常狭隘,真是个米斛之人。5.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成为米斛之辈,要广泛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
拆字解意
米的意思: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组词】: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 姓。
斛的意思:
◎ 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