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治公
治公的拼音:zhì gōng
治公的字数:2字
治公的结构:AB式
基本解释
处理公事。《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郝老爷 ,你请治公罢。”《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公子道:‘请治公。’”
基本含义
指依法治理,使社会秩序井然,公共事务得以顺利进行。
详细解释
治公意为治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这个成语强调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社会,使得公共事务得到妥善处理,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使用场景
治公常用于描述政府、法律、社会组织等机构或个人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它可以用于讨论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公共事务管理等相关话题。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公元前630年,齐国国君襄公在位期间,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秩序混乱,百姓生活困苦。襄公决心依法治理,解决社会问题,他命令官员们要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使社会秩序得到恢复。治公因此成为了描述襄公治理国家的成语。
词语结构
治公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治”为动词,表示治理;“公”为名词,表示公共事务。
例句
1. 政府应该加强治公,保障市民的权益。2. 只有依法治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记忆技巧
可以将“治公”与“治理公共事务”相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治公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其他与社会秩序维护相关的成语,如“治国平天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遵守校规,一起来治公,共同维护好学校的秩序。2. 初中生:政府加强治公,解决社会问题,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3. 高中生: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治公。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管理者,我们要深入学习治公理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治的意思:
(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
(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
(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
(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
(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
(9) 姓。
公的意思: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