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原洗
原洗的拼音:yuán xǐ
原洗的字数:2字
原洗的结构:AB式
使用场景
原洗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保持原样,不加修饰或改变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或言语保持真实和原始的状态。
例句
1. 他的书法作品总是保持原洗的风格,朴实而不失优美。2. 这幅画的魅力在于它原洗的表现方式,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修饰。
基本含义
原洗指的是原封不动地洗涤,不加任何修饰或改变。
基本解释
赦免洗雪。《旧唐书·韦嗣立传》:“自 垂拱 已来,大辟罪已下,常赦所不原者,罪无轻重,一皆原洗,被以昭苏。”《新唐书·卢简辞传》:“按 干 坐党 鱼朝恩 诛,貲田皆没, 大历 后数十年,比有赦令,无原洗之言, 煟 安得冒论?”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保持原样、不加修饰的成语,如“原汁原味”、“原封不动”等,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原洗的水果,不喜欢加糖或加工过的。2. 初中生:他的才艺原洗地展现出来,没有做过任何修饰。3. 高中生:这部电影以原洗的方式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没有过多的渲染和夸张。4. 大学生:在这个虚假的社会中,我希望能保持原洗的个性,不被外界的影响改变。
故事起源
原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文苑英华》中,其中记载了一位名叫李翱的诗人。李翱的诗才出众,但他在创作时并不追求华丽的修饰和矫揉造作的风格,而是保持了朴实和自然的风格。因此,人们用“原洗”来形容他的诗作。
记忆技巧
可以将“原洗”这个成语与染坊中的布匹浸泡和晾干的过程进行联想。想象布匹被原封不动地洗涤后,保持着最初的颜色和状态,这样就能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原”和“洗”。
详细解释
原洗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染坊,当时染坊将布匹浸泡在染缸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布匹被取出来晾干,这时候布匹的颜色就变得鲜艳而美丽。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想要改变或修饰布匹的颜色,就会破坏布匹的美丽和原始状态。因此,原洗成语比喻保持事物最初的本来面貌,不做任何改变。
拆字解意
原的意思:
(1) 最初的,开始的。【组词】: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2) 本来。【组词】:原样。原型。原址。原主。
(3) 谅解,宽容。【组词】:原宥。原谅。
(4) 宽广平坦的地方。【组词】:原野。平原。
(5) 同“塬”。
洗的意思:
(1) 用水去掉污垢。【组词】: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2) 清除干净。【组词】:清洗。
(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组词】:洗劫。
(4) 昭雪冤枉。【组词】:洗雪。洗冤。
(5) 照相的显影定影。【组词】:冲洗。洗印。
(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组词】:洗牌。
(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组词】:受洗。洗礼。
(8) 盛水洗笔的器皿。【组词】:笔洗。
(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同“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