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所属类别:褒义词   阅读量:847   时间:2019-11-04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典故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近义词

路不拾遗

反义词

打家劫舍

英文翻译

Passersby do not touch others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举例:人人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拾,不能写作“失”;遗,不能写作“遣”。

成语谜面:路有冻死骨

成语故事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封赐商地十五邑,故称商鞅。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

他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功,就应该予以奖励。他鼓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去徭役,他认为,贵族世袭的制度应该废除,应当按军功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等级,执法应该严明,不讲私情,以法为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很快就推行开了。

一年以后,由于商鞅积极地推行变法,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民风也变得纯朴起来,人们不随意拿取,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秦国一天天强大了起来,别的诸侯都对秦国心存畏惧。

最新作文
[说明文]

制度需要改革

2025-06-19
[诗歌]

请你作题

2025-06-19
[叙事]

溜冰鞋的感慨

2025-06-19
[散文]

梦想的毁灭

2025-06-19
[叙事]

我们班的故事(1)

2025-06-19
[诗歌]

追怀之诗――二中影像

2025-06-19
[写人]

狮子老妈

2025-06-19
[叙事]

我看红楼梦中人

2025-06-19
[诗歌]

灵魂的自白

2025-06-19
[诗歌]

金蔷薇

2025-06-19
精选范文
[诗歌]

我是一滴春雨

2025-06-19
[应用文]

汗,继续流

2025-06-19
[写人]

妈妈感谢您!

2025-06-19
[诗歌]

快乐小鼠

2025-06-19
[议论文]

智商的无奈

2025-06-19
[诗歌]

发愤

2025-06-19
[散文]

在这个五月里

2025-06-19
[写景]

息烽:面对年轻的生命

2025-06-19
[诗歌]

剑传

2025-06-19
[小说]

天国很美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