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的词语

所属类别:词语   阅读量:2318   时间:2019-11-04

泥古不化 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出处:《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泥古拘方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食古如鲠 犹言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顽梗不化 形容非常顽固而不知变通。

出处: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顽固不化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六章:“说我顽固不化,为游击主义翻案;蔑视中央,搅乱军心等待。”

以古制今 按照古代的成规来处理当今的事务。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榆木圪垯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榆木疙瘩 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出处:葛洛《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榆木脑袋 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出处:谷峪《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么办,俺也赞成。”

榆木脑壳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出处: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出处: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出处:宋·刘挈《论人才》:“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

梗顽不化 指十分顽固,无法感化。

出处:《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东有名绿茶,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

固执成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同“固执己见”。

出处:茅盾《子夜》九:“如果荪甫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固执己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旧唐书·李纲传》:“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怙顽不悛 犹言顽固不化。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橛守成规 拘守已有的规章制度。

出处:黄人《(清文汇)序》:“然则操斯文进退去取之枋者,其犹横分区域,橛守成规。”

最新作文
[散文]

找错天使

2025-06-20
[诗歌]

秋去枫不再

2025-06-20
[小说]

木木,再见

2025-06-20
[说明文]

没有水晶鞋的灰姑娘

2025-06-20
[写人]

陈老师,我想对您说

2025-06-20
[散文]

奇迹・视线・希望

2025-06-20
[叙事]

我不认识你,但我还记得你

2025-06-20
[写人]

语文课是这样的

2025-06-20
[诗歌]

给我们一首歌的时间

2025-06-20
[观后感]

生日这样过

2025-06-20
精选范文
[散文]

坚强的眼泪

2025-07-08
[诗歌]

冬天的微笑

2025-07-08
[小说]

卖火柴的灰姑娘

2025-07-08
[读书笔记]

“棋”其了无穷

2025-07-08
[诗歌]

采访电脑爷爷

2025-07-08
[应用文]

次声波

2025-07-08
[诗歌]

如是说

2025-07-08
[写人]

我的少年侦探团,我的朋友们

2025-07-08
[叙事]

我爱蚯蚓

2025-07-08
[散文]

压抑…

2025-07-0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