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所属类别:成语故事   阅读量:1627   时间:2019-11-04

导语: 程门立雪的意思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拼音: chéng mén lì xuě

近义词: 尊师重教 反义词:

用法: 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解释: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 《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程门立雪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程门立雪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松松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担心惊动打扰老师,就在门口静候,没有吵醒先生。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相关人物

这则成语里的“程”就是指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均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颢、颐二人孩童时代读书求学于姥姥家———孝感董湖西北隅(今孝南闵集乡一带)。《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二程在孝感学习、生活有十八年之久,平时即读书于其台之楼上,故也名程台。“其楼曰夜月楼,虚窗晃明,美景澄清,无屋舍烟火之凑密、儿童鸡犬之声杂,其澄心悟道,深究理学,伊洛学派亦肇基于孝感”。程颐十八岁后,游伊洛、进太学,就学于周敦颐,著《颜子好学论》等书,逐步创立了北宋著名的理学流派,形成独树一帜的“程朱理学”,其学说受到许多名彦硕儒的推崇。

后来,孝感百姓为了纪念二程,在程子港建起了二程祠,明末祠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孝感知县张擢士重建于东岳庙侧,形成著名的孝感古八景之一“程台夜月”。可惜该楼毁于1968年,今仅存遗址。

最新作文
[散文]

一些足迹

2025-06-18
[周记]

孤独之旅【初】

2025-06-18
[诗歌]

到天庭去旅游

2025-06-18
[说明文]

每当国旗升起时

2025-06-18
[散文]

两个世界的距离

2025-06-18
[诗歌]

2025年的世界杯

2025-06-18
[抒情]

好个冒失鬼

2025-06-18
[想象]

台上台下

2025-06-18
[诗歌]

一次难忘的联欢会

2025-06-18

屁股上的四滴血

2025-06-18
精选范文
[诗歌]

新日

2025-06-19
[诗歌]

异月

2025-06-19
[状物]

苹果时代

2025-06-19
[叙事]

愚人节的事儿

2025-06-19
[小说]

3分钟的生意

2025-06-19
[应用文]

电脑,想要修你不容易

2025-06-19
[诗歌]

梦想精灵

2025-06-19
[写人]

三“劈”老妈

2025-06-19
[散文]

我一个人不寂寞,等一个人才寂寞

2025-06-19
[诗歌]

未来的高科技汽车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