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文和简析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216   时间:2019-11-04

《渡荆门送别》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文和简析,欢迎阅读。

《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远荆门外⑵,来从楚国游⑶。

山随平野尽⑷,江入大荒流⑸。

月下飞天镜⑹,云生结海楼⑺。

仍怜故乡水⑻,万里送行舟⑼。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渡荆门送别》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渡荆门送别》简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最新作文
[应用文]

挂来一阵倒霉风

2025-07-12
[诗歌]

长城记

2025-07-12
[诗歌]

(5)又遇快乐一族(担惊受怕)

2025-07-12
[散文]

格罗培斯的难题――类比思维法

2025-07-12
[散文]

听一场电影

2025-07-12
[叙事]

我与贝克汗母打架

2025-07-12
[诗歌]

三国风云传

2025-07-12
[散文]

春日寄语

2025-07-12
[诗歌]

星星的泪是白色的

2025-07-12
[写人]

瞧,我们这爷俩

2025-07-12
精选范文
[散文]

文字,我怎样地爱你...

2025-07-13
[散文]

错过——别再错过

2025-07-13
[散文]

14岁来了

2025-07-13
[诗歌]

鳟鱼

2025-07-13
[抒情]

“淑女”小梁

2025-07-13
[散文]

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

2025-07-13
[诗歌]

舞动恩师

2025-07-13
[小说]

城堡之夜

2025-07-13
[状物]

红彤彤的草莓

2025-07-13
[诗歌]

Passion-热情!

2025-07-13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