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之由《史记》谈文言文_900字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3305   时间:2019-11-04

《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先是一篇文言文,其次才是一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的文学作品。

文言文教学很容易形成两种极端:

一是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枯燥无味,毫无兴趣。

二是完全放弃文言文基础教学,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形象分析。

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文言基础与文学内容,因材施教,是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去年的培训中也曾讨论过文言文教学,很多人提出了“文”与“言”并重的观点。培训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谈到了《史记》的阅读教学,看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录像剪辑,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学习如何读《史记》。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这方面的目标,讨论人物形象、分析问题,都不能偏离,要始终紧扣文中的语言,要防止“得意忘言”,明白了意思却没有学到文中的语言。光是要明白故事内容,听故事、看戏剧、读白话史记,都可以做到,但这不是教学这篇课文的根本目的。

二是第一节课布置作业,教师要要求学生梳理、积累知识,要采取具体措施,不能简单地提一下就放过去。第二节课如何进行对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的检查,还需要考虑。

三是课堂上关于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的练习,是否可以多设想一些别的形式,也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的有关词语和知识进行比较。

文言文教学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所以语法和现代汉语的语法有一定的差异,一些词语用法也跟现代汉语不一样,尤其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学生可以说是云里来雾里去,因此加重了学生的为难情绪。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可课本的注释及工具书,可以记住一些课内的知识,但是给他一些没见过的文章便束手无策了。而老师在讲课中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习惯于把知识系统的归类传授给学生,总以为讲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所以一堂课都是老师那枯燥的声音和学生昏昏欲睡的双眼,这样学生没有看学习的主动性,更别说积极性了。要知道我们的文言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还有艺术的欣赏。对于《史记》来说,更是如此。但是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某一方面,而是要从全局入手,基础知识和文学鉴赏并进。

最新作文
[散文]

我们到底怎么了

2025-07-12
[诗歌]

伊斯兰卡

2025-07-12
[诗歌]

史奴比与机器猫历险记

2025-07-12
[诗歌]

神奇的千纸鹤

2025-07-12
[叙事]

请爱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2025-07-12
[看图]

借古鉴今

2025-07-12
[想象]

以往被遗忘

2025-07-12
[说明文]

晚自习的三个半小时

2025-07-12
[诗歌]

感伤的风花雪月之雪

2025-07-12
[叙事]

耳朵“受难”记

2025-07-12
精选范文
[诗歌]

主人,大脑给你的一封信

2025-07-11
[诗歌]

月颂

2025-07-11
[散文]

无声的“告诉”

2025-07-11
[叙事]

补习班,我恨你!

2025-07-11
[议论文]

只是一个感觉

2025-07-11
[散文]

记忆散落时

2025-07-11
[状物]

捉狗,也要看地盘

2025-07-11
[应用文]

捉黄鳝

2025-07-11
[议论文]

军训 电影 道理

2025-07-11
[诗歌]

种下一颗灵魂

2025-07-11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