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中秋节趣味对联

所属类别:对联   阅读量:220   时间:2019-11-04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8月15中秋节趣味对联,就汉英大家参考!
 

【8月15中秋节趣味对联】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最新作文
[状物]

读《流浪狗和流浪猫》后感

2025-05-01
[诗歌]

左岸 右岸

2025-05-01
[散文]

寂寞崖

2025-05-01
[读书笔记]

甜甜的布袋

2025-05-01
[诗歌]

奥斯卡最佳演员奖

2025-05-01
[看图]

冒险的经历

2025-05-01
[散文]

看着你离开

2025-05-01
[诗歌]

指尖的舞蹈

2025-05-01
[状物]

一束鲜花一片情

2025-05-01
[诗歌]

电脑复活

2025-05-01
精选范文
[散文]

天龙的雪人,谢谢你

2025-05-13
[诗歌]

爱上错

2025-05-13
[诗歌]

那年茉莉花开时(5)失去好朋友的感觉

2025-05-13
[动物]

杂乱不谐

2025-05-13
[叙事]

我们班的“诺贝尔”得主

2025-05-13
[诗歌]

天空因知识而更蓝

2025-05-13
[诗歌]

地震啊地震!!!

2025-05-13
[散文]

初三的雨

2025-05-13
[写人]

我VS老鼠

2025-05-13
[读后感]

好个嘎小子!

2025-05-13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