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茅盾小时候的故事

所属类别:名人故事   阅读量:2026   时间:2019-11-04

导语: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着名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革命作家,社会活动家,浙江桐乡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名人的故事,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中国名人茅盾小时候的故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着名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革命作家,社会活动家,浙江桐乡人。1921年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他创作的着名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成为革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他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他除发表大量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学术论文和文艺作品外,并经常向国内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趋向,讨论中国文学革命的方法,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不随波逐流的倔强学生

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是个清末秀才,他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着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茅盾的启蒙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前便读过家塾、私塾。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这里,他不仅读到了国文、修身和算术教科书,并且对绘画发生了兴趣。

那时,在一般守旧人的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家长的允许。《西游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都是他那时爱读的书。从茅盾小学时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见,他当时便流露出了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

植材高级小学教的课程除了国文、算术外,还有英文、物理、化学、音乐、图画和体操,这些课程都使他感到很新鲜。上化学课时,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张济川老师在教室里做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使茅盾和他的同学们大开眼界。科学的种子在这个少年人的心田里孕育了,他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

一天国文课上,中过秀才的周先生教《孟子》,错把“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解释成“战败的兵丁急于逃命,扔掉盔甲,肩背相磨,仓皇逃走”。他忽然站起来问道:“先生,”他指着《孟子》,“书上注释‘兵’是‘兵器’,不是‘兵丁’。”

他这么一说,同学们也恍然大悟,应声附和。“是‘兵丁’,不是‘兵器’!你们小孩子,懂什么!我是中过秀才的。”老先生硬着头皮坚持自己的讲法。

茅盾见这位老先生硬是不认错,下了课就去问校长。徐晴梅校长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他听后想了一想,对茅盾说:“可能周先生说的是一种古书的解释吧?”茅盾心想:校长大概觉得不能让周老秀才在学生面前丢脸,才会这样说的吧!

小小年纪的茅盾,总是觉得坚持正确的才是最重要的。

最新作文
[散文]

没有星星的夜晚

2025-06-18
[诗歌]

Lavender

2025-06-18
[续写改写]

当书法遇到拉丁

2025-06-18
[叙事]

班长秘籍

2025-06-18
[抒情]

走在乡间小路上

2025-06-18
[散文]

这个九月……

2025-06-18
[叙事]

我希望你快乐__给嫦的一封信

2025-06-18
[诗歌]

阳光·月光

2025-06-18
[植物]

偷点保鲜袋

2025-06-18
[观后感]

硬笔书法

2025-06-18
精选范文
[写人]

窗外的五线谱

2025-06-18
[诗歌]

没有尽头的桥

2025-06-18
[散文]

天上,人间

2025-06-18
[散文]

习惯,折磨父母的见证

2025-06-18
[写景]

中性笔的苦诉

2025-06-18
[动物]

小刺猬赶时髦

2025-06-18
[诗歌]

曾经以为不会忘记

2025-06-18
[诗歌]

冒险岛,10神器合体

2025-06-18
[诗歌]

世界上最甜的糖果

2025-06-18
[诗歌]

​最后的灯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