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真实的故事

所属类别:名人故事   阅读量:1975   时间:2019-11-04

《西游记》里的唐僧确实是有明文记载的,唐僧他也收过三个徒弟,当然不是悟空,八戒,沙僧。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唐僧真实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勇敢的“偷渡者”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玄奘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亲自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玄奘听他说戒贤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

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小说中的通关文牒),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此事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年,玄奘刚好27岁。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破格”出家

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出家前姓陈名袆,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的家境开始还不错,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其父陈惠曾是县官,母亲是隋洛州长史宋钦之女,玄奘是第四子。玄奘自幼父母双亡,造成了幼年困顿的局面。玄奘的二哥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随他去学习佛教经典。

公元614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通过考试选择27人出家为僧。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陈袆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一句久存心底的话从陈袆嘴里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本来就欣赏他的相貌,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最终被破格录取。

“传奇”的三个徒弟

西游记中的徒弟是唐僧取经之初收的,现实中的徒弟却是在取经之后收的。

第一个徒弟是在唐僧回来的途中收的,据说是一个西域神童,聪颖绝伦,过目不忘,记忆力几乎没人能比得过他。这跟孙悟空很相似,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相对于大唐来说本来就是异族人了,而且神通广大和唐玄奘的神童大弟子的身份也十分相符。

第二个徒弟是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侄子——窥基,出身将门,却自幼通学儒典,熟读兵书。窥基当和尚有三个条件:“不断情欲;准吃荤血之物;过午能食”。因此他最初出去讲经一般都是准备三辆车,一辆载佛经,一辆载酒肉,一辆载家仆妓女,因此被称为三车和尚,这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很是相似。

第三个徒弟,应该是圆测大师,新罗国的王子,也是个外国人,也是学术渊博,与窥基大师齐名。圆测中规中矩,从事佛经的弘扬,并且是贵族出身,跟西游记中的沙悟净也很相似。

最新作文
[诗歌]

童年・端豆花

2025-06-18
[散文]

怀念Shy

2025-06-18
[诗歌]

给邻居的一封信

2025-06-18
[叙事]

一种没有教训的错误

2025-06-18
[读后感]

读《心田上的百合花》——有感

2025-06-18
[写人]

老师PK学生

2025-06-18
[散文]

学,生的若有所思

2025-06-18
[叙事]

开学的快乐

2025-06-18
[看图]

拨动心弦,奏响高中生活

2025-06-18
[诗歌]

我们就这样擦身而过

2025-06-18
精选范文
[散文]

踢沙

2025-06-18
[写人]

我的好朋友灵灵

2025-06-18
[写人]

我是一头牛

2025-06-18
[诗歌]

梦落长安

2025-06-18
[写人]

对教师节,我很……

2025-06-18
[叙事]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地震中的父与子续写

2025-06-18
[写景]

雨夜里的思念

2025-06-18
[散文]

逃离到天地

2025-06-18
[诗歌]

三年前.不良少年

2025-06-18
[叙事]

快乐感恩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