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元节有关的历史典故

所属类别:历史典故   阅读量:223   时间:2019-11-04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民间多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与中元节有关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与中元节有关的历史典故

原文:

“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盂兰实际是佛教的节日,“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 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的弟子目揵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揵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揵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渡。

佛陀告诉目揵连尊者说:“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欢喜日”,亦是众僧自恣日。所谓自恣就是自己检点,如发觉自己有过失,应对人露忏悔:如任何人犯过,亦应对僧众忏悔。当日一切圣圣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时候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

故此佛陀咐瞩目揵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

后来目揵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盆供养及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后来目揵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盆供养及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根据经中佛所示,如果能在功德、胜会中供佛僧大布施,可令现世父母、六亲眷属,能脱离三涂,衣食丰足。乃至七世父母都能脱离饿鬼之苦,生于人天中,福乐无极。如父母在,更能福乐百年、长寿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所以身为佛子,为修孝道,应常念及过去仍未解脱之先祖父母,于盂兰超幽法会中供养上师大德,燃灯供佛作大功德,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

翻译:

话说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是鬼门关大开到关闭的日子。这十四天是鬼魂从阴间回到阳间的机会。古人会在七月初二设宴以供奉先人,在七月十四诵经、烧香火超度亡魂。

七月十五又称盂兰盆节,节日的由来与一个佛教的典故有关:一位女子叫目莲,死后在地狱轮回,看到在阴间的母亲收到饿鬼的折磨。每当目莲向母亲供食,都被饿鬼夺去。目莲不忍母亲在阴间挨饿,于是向佛祖祈祷。佛祖为其诚心而感到,授予盂兰盆经,准许她在七月十五,用盂兰盆装上丰盛的食物,供奉母亲食用。于是,古人用这个节日设置丰盛的食物,孝敬和对先人表示感恩之情。

不过七月十四和七月十五往往被现代人曲解为鬼节,认为在鬼门关闭之际,会有孤魂野鬼留恋人间而不愿离去,会加害于人,而需对他们超度使他们离开人间。

古人其实是用这段时间纪念逝去的亲人,对他们表达感恩之情。古人并不忌畏“鬼”,在古人的意识中,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鬼只不过是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生活而已;人死了,就会以鬼的形式继续活下去,所以我们对先人仍应保有一份虔诚之心。

最新作文
[状物]

有趣的“狗”字词语

2025-06-20
[公文]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2025-06-20
[叙事]

快乐的数字队之十

2025-06-20
[叙事]

爱一个人必要理由

2025-06-20
[写人]

关于本人的成分分析报告单

2025-06-20
[叙事]

中秋日记——前一天,第一天,第二天

2025-06-20
[写人]

人小鬼大的邻居

2025-06-20
[叙事]

我被打屁股

2025-06-20
[议论文]

他想哭~~

2025-06-20
[书信]

豇豆的发现

2025-06-20
精选范文
[散文]

我的苏东坡

2025-06-20
[书信]

有趣的义卖会

2025-06-20
[小说]

别了,爱的旅程

2025-06-20
[诗歌]

丑诗人

2025-06-20
[叙事]

外婆出洋相的故事

2025-06-20
[说明文]

荷塘乐色

2025-06-19
[写景]

中国历史上的经典口号Ⅱ

2025-06-19
[写景]

灵峰游记

2025-06-19
[写人]

妈妈,你在哪?

2025-06-19
[诗歌]

看到一缕阳光(外一首)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