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积累文学常识的方法介绍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1106   时间:2019-11-04

一.以新联旧法。

在学到某作家的又一作品时,一定要联及以前学过的他的作品,并尽最大可能把他的生平、作品内容搞得清楚明白、了然于心。比如学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首先要把柳宗元的生平、作品弄懂吃透,然后联及唐宋八大家另外七人的具体所指,再联及已学过的《马说》、《爱莲说》的情况(作者、作品主旨),最后联及文体知识“说”。知道“说”是一种文体,属寓言性杂文……这样,学一而联二、联三……文学常识便越联越多,也越联越熟。

二.以点带面法。

不论人教版还是各省版教材,所选名家名作的数量都比较多。我们可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入选初中课本所有作品这个“面”。比如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苏轼等;现代的如鲁迅、郭沫若、矛盾等;外国的如高尔基、莫泊桑、布封等。分别将这些作家的作品逐一归纳,弄清文体,了解写作时间、背景,掌握作品中的人物、写作技法等等。例如鲁迅的作品,入选初中课本的有《风筝》《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雪》《故乡》《孔乙己》等,我们首先要掌握鲁迅生平这个“点”,然后知晓其作品集、各作品集的命名方式、这篇作品出自哪个集子、是什么体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使用什么样的技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这样,由点扩展到面,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效率也比零散记忆高得多。

三.纵向扩展法。

就是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比如以文学史为线,就从先秦、两汉开始,到魏晋、唐宋、元明清、近代、现代、当代,一步步梳理;若以文体发展史为线,就从《诗经》开始,到先秦诸子及历史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行梳理。然后,再把这条“线”中每一时期内的重要作家、作品或文体、技法分门别类地归纳出来。整理后的文学常识,就像一串凹凸有致、色彩诱人的冰糖葫芦,“条”分明,“块”清楚。记忆时,纵向有线可循,扩展的横向内容也一目了然。

四.横向比较法。

就是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做到“文”以类聚。比如古代一些作家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就可使用此法。大家可以这样排列组合:

用官职命名的作品集有:《杜工部集》……

用自号命名的有:《苏东坡全集》……

用书斋名命名的有:《七录斋集》……

用帝王年号命名的有:《嘉祐集》……

最新作文
[散文]

我不曾想起你

2025-07-08
[诗歌]

遨游月球

2025-07-08
[诗歌]

一艘无人驾驶的船(3)

2025-07-08
[散文]

黑色挽歌

2025-07-08
[散文]

橙色流年

2025-07-08
[读后感]

四季随感

2025-07-08
[写景]

凤凰山一日游(上)

2025-07-08
[叙事]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2025-07-08
[状物]

老学生

2025-07-08
[动物]

治水与管水

2025-07-08
精选范文
[叙事]

我只想要一个安静平凡的家

2025-06-19
[散文]

人生旅途,自已把握

2025-06-19
[写人]

倒霉的妈妈

2025-06-19
[写景]

“电视争夺战”

2025-06-19
[叙事]

地震改变的不仅是世界看中国

2025-06-19
[写景]

美丽的牛姆岭

2025-06-19
[诗歌]

农夫和蛇的故事

2025-06-19
[写人]

我演课本剧

2025-06-19
[散文]

沉思的呼唤

2025-06-19
[看图]

如此“三十六计”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