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文和简析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216   时间:2019-11-04

《渡荆门送别》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文和简析,欢迎阅读。

《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远荆门外⑵,来从楚国游⑶。

山随平野尽⑷,江入大荒流⑸。

月下飞天镜⑹,云生结海楼⑺。

仍怜故乡水⑻,万里送行舟⑼。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渡荆门送别》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渡荆门送别》简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最新作文
[动物]

歌名大串烧

2025-06-18
[诗歌]

十七岁的梦

2025-06-18
[写景]

假日里的“风景线”

2025-06-18
[诗歌]

地上冒出巧克力

2025-06-18
[诗歌]

折翅

2025-06-18
[诗歌]

爷娘的乡村(外三首)

2025-06-18
[诗歌]

寄居蟹的教训(寓言)

2025-06-18
[诗歌]

有努力,才有成绩!

2025-06-18
[诗歌]

鼠年打鼠

2025-06-18
[小说]

花怨 (1)

2025-06-18
精选范文
[写景]

风雨中,我们牵手

2025-06-18
[叙事]

什么都可以吝惜,除了爱

2025-06-18
[话题]

美到心灵的握手

2025-06-18
[诗歌]

学校里的无作业日

2025-06-18
[散文]

分手后,不再是朋友......

2025-06-18
[诗歌]

一个大学生的学业报告[恶搞]

2025-06-18
[叙事]

回忆-小时候

2025-06-18
[话题]

回望2025

2025-06-18
[散文]

我知道—放弃并不容易

2025-06-18
[诗歌]

超级狂风・我们的星球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