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译文和创作背景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870   时间:2019-11-04

《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译文和创作背景,欢迎阅读。

《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原文

久去山泽游35,浪莽林野娱36。

试携子侄辈37,披榛步荒墟38。

徘徊丘垄间39,依依昔人居40。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41。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42?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43。

一世异朝市44,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45,终当归空无。

注释:

去:离开。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mò):死。一作“殁”。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翻译

离山泽去做官已经很久,现在又返林野尝到欢娱。

且携着我的儿女侄子们,拨开那乱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遗迹,桑和竹残存着枯朽干株。

我打听在这里打柴的人:过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

这里的打柴人便对我说:都死光了没有留下后裔。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面貌,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不虚!

人一生就好似虚幻变化,到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最新作文
[写人]

醒!睡!我们永远迷恋

2025-05-02
[诗歌]

怡情田园

2025-05-02
[叙事]

生病的快乐

2025-05-02
[周记]

眼眸深处

2025-05-02
[诗歌]

一对冤家

2025-05-02
[诗歌]

露雪儿的悲剧

2025-05-02
[散文]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狼狈

2025-05-02
[散文]

高二,站在笔尖上仰望

2025-05-02
[诗歌]

假如我出差回来

2025-05-02
[周记]

神奇的魔术纸圈

2025-05-02
精选范文
[诗歌]

小小船

2025-05-02
[小说]

幽蓝逝夜

2025-05-02
[写景]

洁白天使―玉兰花

2025-05-02
[诗歌]

小蚂蚁报恩

2025-05-02
[散文]

我愿做一只鱼儿.

2025-05-02
[诗歌]

原创七侠 ※★ 玉蟾传4

2025-05-02
[散文]

写给初三

2025-05-02
[诗歌]

哈利“酷儿”的魔法之旅

2025-05-02
[诗歌]

考场悲歌

2025-05-02
[散文]

一切都还好

2025-05-02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