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2902   时间:2019-11-04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语十则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论语》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写作背景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语录体。本课所选10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事的原则。

《论语》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最新作文
[叙事]

暑假日记集

2025-05-01
[状物]

大话西游——猪九戒

2025-05-01
[写景]

五泉山春游

2025-05-01
[议论文]

与茶有约

2025-05-01
[写人]

母亲,我心中的佛

2025-05-01
[写人]

项羽,我想对你说

2025-05-01
[说明文]

小城夜色

2025-05-01
[叙事]

住院记

2025-05-01
[议论文]

和生命拉钩(转载)

2025-05-01
[写景]

万事孝为先

2025-05-01
精选范文
[散文]

离思

2025-04-21
[状物]

2025-04-21
[诗歌]

玩具国历险记(一)

2025-04-21
[诗歌]

云层之上,全是阳光

2025-04-21
[写景]

夜游桂林四湖

2025-04-21
[诗歌]

群捕暴之猴

2025-04-21
[散文]

走路的心

2025-04-21
[诗歌]

咏雪芹

2025-04-21
[写人]

我与奥运同行

2025-04-21
[写景]

趟过时光的河流

2025-04-21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