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于禁简介及艺术形象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983   时间:2019-11-04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国人物于禁简介及艺术形象,欢迎阅读。

于禁简介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1] ,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

于禁人物评价

曹操:①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②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14]

虞翻: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15]

司马懿: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16]

陈寿: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14]

裴松之: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14]

陈叔宝:李陵矢竭,不免请降,于禁水涨,犹且生获,固知用兵上术,世罕其人。[17]

孔平仲:将军畴昔负朋友,若此昌豨犹得生。循环报复虽天意,壮士所惜唯功名。曹瞒相知三十年,临危不及庞明贤。归来头白已憔悴,泣涕顿首尤可怜。高陵画像何诡谲?乃令惭痛入九泉。淯水之师勇冠世,英雄成败皆偶然。[18]

郝经:张辽、徐晃诸将壮猛有谋,亦关张之亚匹;然失身于操,终为勇而无义。[19]

李贽: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20]

王歆:世无百战百胜将军,禁逢霖雨,败于关某,不为耻也。然虽比类荀林父、孟明视,虽败而国家不替,然未闻其腆颜降敌也。使二子降楚归晋,吾恐不得死所也。禁为国家宿将,以威慑众,能治乱伍,亦当时之杰,惜乎为德不终。既为羽禽,复为吴得,送诣文帝,如此辗转,禁未羞死,独登高陵而突然惭恚发病乎?文帝所为亦过矣,非帝王之行,亦非君子之行,然大有为王仲宣作驴鸣之味,是名士行,真大快事也。

于禁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于禁于曹操招贤之时前来投奔。曹操起兵为父复仇,于禁与夏侯惇、典韦同为先锋。宛城之战中果断斩杀企图叛乱的青州军,因而得到曹操赏识。随曹操参与官渡之战,后随夏侯惇一同讨伐刘备,因担心遭受火攻而曾试图提醒夏侯惇,但为时已晚,曹军败绩。

赤壁之战中,曹操中周瑜之计误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于禁和毛玠因而代替二人成为水军都督。[21] 赤壁兵败之后,于禁随曹操征讨马超、韩遂,于阵前不敌马超而败北。关羽率军攻樊城时,于禁、庞德奉命前往援救镇守樊城的曹仁,于禁因恐庞德与己争功而屡次牵制庞德,并拒绝庞德的建议于低地扎营,终被关羽以水攻大败。战后于禁被俘,向关羽乞降,被押解往荆州。[22] 吕蒙攻陷荆州后于禁被送往吴国,孙权降魏后将其释放返魏,奉命守护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

最新作文
[诗歌]

情 〔回文诗〕

2025-06-19
[散文]

零落;随笔

2025-06-19
[散文]

孤芳自赏[复赛作品]

2025-06-19
[写人]

小样的,还敢跟我斗

2025-06-19
[散文]

惑不单行

2025-06-19
[叙事]

儿童节有点郁闷有点快乐

2025-06-19
[散文]

我们一同走过的日子

2025-06-19
[散文]

分数不是如此重要

2025-06-19
[写景]

“神六”激活我的揽月梦

2025-06-19
[写人]

舌战

2025-06-19
精选范文
[散文]

朝三暮四

2025-06-19
[想象]

今朝

2025-06-19
[散文]

大学生如何把自己“买”出去

2025-06-19
[散文]

2025-06-19
[诗歌]

逝去情怀

2025-06-19
[诗歌]

最害羞的天空

2025-06-19
[写景]

2025-06-19
[散文]

默默乡情

2025-06-19
[诗歌]

不远

2025-06-19
[诗歌]

致熹云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