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天门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2607   时间:2019-11-04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白《望天门山》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望天门山》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⑵,碧水东流至此回⑶。

两岸青山相对出⑷,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望天门山》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望天门山》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最新作文
[读书笔记]

圣 诞 晚会

2025-06-19
[散文]

泪,其实不忍

2025-06-19
[小说]

一 起程

2025-06-19
[状物]

“狗狗”系列三――抢毯子

2025-06-19
[状物]

牛年里的牛

2025-06-19
[小说]

恶魔契约(二十三)

2025-06-19
[散文]

我的爱情

2025-06-19
[诗歌]

家有精灵

2025-06-19
[写景]

美丽的仙客来

2025-06-19
[写景]

那个冬

2025-06-19
精选范文
[童话]

小乌龟钻地

2025-06-18
[叙事]

付之东流

2025-06-18
[散文]

伤心泪,断肠声

2025-06-18
[散文]

我等待,我的春天

2025-06-18
[观后感]

功臣

2025-06-18
[叙事]

偷点记忆给城市

2025-06-18
[诗歌]

没有回头的路

2025-06-18
[叙事]

忘记了,我爱你

2025-06-18
[小说]

与上帝对话

2025-06-18
[叙事]

我家的“淘气小伙儿”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