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1409   时间:2019-11-04

《夜书所见》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夜书所见》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夜书所见》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夜书所见》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最新作文
[小说]

错只是错

2025-07-08
[写人]

有这样的同学

2025-07-08
[诗歌]

骤雨

2025-07-08
[散文]

你我他

2025-07-08

无底道……

2025-07-08
[诗歌]

献给天下的母亲

2025-07-08
[散文]

时间,世界

2025-07-08
[诗歌]

你给的壳,我会好好背着

2025-07-08
[小说]

我的调皮妹

2025-07-08
[诗歌]

考前日志

2025-07-08
精选范文
[叙事]

家庭服务生

2025-06-19
[看图]

饿 呀 饿

2025-06-19
[叙事]

我最讨厌的一件事

2025-06-19
[散文]

雨人。我愿等待

2025-06-19
[写景]

2025年12月5日

2025-06-19
[议论文]

友谊,一朵花开到凋谢的时间

2025-06-19
[诗歌]

仰望南十字星

2025-06-19
[小说]

关于殇的一切

2025-06-19
[写人]

人and情

2025-06-19
[诗歌]

城堡

2025-06-19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