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

所属类别:文学常识   阅读量:1409   时间:2019-11-04

《夜书所见》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夜书所见》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夜书所见》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夜书所见》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最新作文
[诗歌]

地球妈妈“生病了”

2025-07-09
[诗歌]

谁说看动画片就幼稚啊

2025-07-09
[诗歌]

竹咏

2025-07-09
[诗歌]

人类的“成果“

2025-07-09
[写景]

游茱萸湾公园

2025-07-09
[写人]

“感冒”,我恨你!!

2025-07-09
[散文]

小黑狗的故事

2025-07-09
[写人]

周末起床交响曲

2025-07-09
[童话]

让心灵在阳光中憩息

2025-07-09
[写人]

我想快长大

2025-07-09
精选范文
[观后感]

生日这样过

2025-06-20

我喜欢...

2025-06-20
[小说]

木棉花的故事

2025-06-20
[散文]

落叶的祈祷

2025-06-20
[写景]

难望的春节

2025-06-20
[散文]

几许花瓣

2025-06-20
[诗歌]

当希望破灭的时候

2025-06-20
[诗歌]

小诗一朵

2025-06-20
[诗歌]

疯狂抢礼记(体育武功解说版)

2025-06-20
[散文]

生活是一杯茶

2025-06-20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