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方法指导

所属类别:写作方法   阅读量:824   时间:2019-11-04

如何辅导小学生写好读后感呢?我觉得应该从读后感的结构模式来指导学生写作。读后感结构模式,与一般议论文“引——议——联——结”的作文模式的一脉相承的。所以,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分为下面连贯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是小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最难写好的。原因是小学生语言不够丰富,一般都采取大段大段引用原文内容的现象。

第二步:感点——议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读完文章后,没有述读,只抓住感点进行说理论证。这样的文章,并不能够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读后感”。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四步:结感——结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不管这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最新作文
[散文]

大连四天行之来回乘船记

2025-06-19
[散文]

忽而思人,忽而思物

2025-06-19
[散文]

慢慢纪念

2025-06-19
[诗歌]

以北,已北

2025-06-19
[散文]

搁浅后的借口

2025-06-19
[写人]

我是妈妈我来管

2025-06-19
[写人]

下辈子还要记得你

2025-06-19
[散文]

那些消逝的年华

2025-06-19
[动物]

真想回到那段日子

2025-06-19
[叙事]

爱之夏令营

2025-06-19
精选范文
[动物]

读史,为了什么?

2025-07-08
[写景]

快乐的奥滋马星球之旅

2025-07-08
[诗歌]

都是天使惹的祸

2025-07-08
[小说]

恋蝶.错过(1)

2025-07-08
[想象]

挨千刀的挨一刀

2025-07-08
[散文]

石碑无言——清明抒怀

2025-07-08
[诗歌]

天国奇遇记(二)

2025-07-08
[写景]

鸟鸣

2025-07-08
[诗歌]

鼠王入“创”记

2025-07-08
[散文]

用心感受

2025-07-0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