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小说的写作背景

所属类别:写作基础   阅读量:2308   时间:2019-11-04

《爱玛》是简·奥斯丁一部优秀的反讽基调格外浓厚的小说。《爱玛》中反讽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傲慢与偏见》。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见不到像伊丽莎白和达西那样的才智过人、语锋犀利的讽刺主体。应该说女主人公爱玛是作为一系列反讽的对象或牺牲品而存在的。而反讽的主体这一回是由作者和读者联合起来充当的。小说通过爱玛的一个个主观臆想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挫败演绎了爱玛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得到幸福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小说的反讽特色不是体现在语言上(或不完全如此),而主要体现在小说的结构中。因此,结构反讽手法的运用在小说中占突出地位。

在小说的结尾,爱玛不再创造她自己想象的世界。她被迫在自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位置。这也是奥斯丁小说大部分女主人公的命运——她们必须被拽回到现实中。爱玛想象的世界一次次被现实所穿透:第一次是艾尔顿向她而不是向哈丽叶特求婚;第二次是弗兰克·丘吉尔与珍妮·费尔法克斯订婚的消息;最后哈丽叶特向她表白了对奈特利的爱慕。这些事实使爱玛成为她自己错误判断的讽刺对象。爱玛经历了痛苦的自我发现过程,这也是她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爱玛完成了自我教育。当她最终得到幸福时,反讽也开始消解。

《爱玛》没有惊险骇人的情节,也没有耸人听闻的描述,但是从它娓娓道来、令人陶醉的叙述中,在他谜一般的情节中,在他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中,读者面前仿佛展开一幅优美而略带夸张的生动画卷。我们好像能看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行为,能听到他们在各种背景下进行的交谈,能感觉到人物的喜悦和忧愁,当时英国社会的林林总总仿佛由读者亲身所经历。

或许没有哪部小说在喜剧效果方面,能使奥斯汀的《爱玛》相形见绌。这是一部匠心独具的天才之作。作品风格毫不矫揉造作,然而却在叙述事件的同时,不时恰到好处地搔及读者心头的痒处。作者以她女性细致而敏感的睿智、毫不妥协的态度、自信的道德意识、无所顾忌的胆略,在作品中以浪漫的手法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无疑触动了同时代那些与作品人物不无类似之处的人们。

最新作文
[话题]

神往

2025-06-19
[叙事]

爱永远不会消失

2025-06-19
[诗歌]

关于雨的随想

2025-06-19
[写人]

我升级拉!!!!

2025-06-19
[写人]

开明的爸爸妈妈

2025-06-19
[演讲稿]

趣说书写名字

2025-06-19
[读后感]

中学生作文要养成写提纲的习惯

2025-06-19
[诗歌]

电视家族和我的讨论大会

2025-06-19
[叙事]

学会生存,与我通行

2025-06-19
[议论文]

人生若只如相思

2025-06-19
精选范文
[诗歌]

青玉案.春雨

2025-07-08
[抒情]

男生+女生=?

2025-07-08
[写景]

我的外星人朋友

2025-07-08
[小说]

神的孩子,一直倔强

2025-07-08
[诗歌]

老鼠吃猫

2025-07-08
[抒情]

你是我最美丽的忧伤

2025-07-08
[写景]

春天/结束 冬天/开始

2025-07-08
[写人]

老爸是只“猫”

2025-07-08
[诗歌]

香梦

2025-07-08
[散文]

生命吹起的轻叹

2025-07-0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