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谚语大全

所属类别:谚语   阅读量:1228   时间:2019-11-04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下面是关于清明节的谚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节的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清明节的习俗

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

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新作文
[小说]

剑柄录(上)其一:合乡村火

2025-04-18
[周记]

竹洞天一游

2025-04-18
[写人]

我参加了小学生英语文艺汇演

2025-04-18
[叙事]

^_^真我风采

2025-04-18
[写人]

你不知道我的疼

2025-04-18
[诗歌]

爱你,最美的放逐

2025-04-18
[话题]

换个角度如何?

2025-04-18
[散文]

记忆遗失的那一页

2025-04-18
[写人]

有妈妈在,我并不孤单

2025-04-18
[叙事]

慢的代价

2025-04-18
精选范文
[叙事]

风筝与风

2025-05-13
[写人]

我被拒网三天

2025-05-13
[散文]

幸福的乐章

2025-05-13
[诗歌]

“爱客串”的妈妈

2025-05-13
[诗歌]

凌晨两点半

2025-05-13
[读书笔记]

电脑前的生活

2025-05-13
[写景]

天目湖印象

2025-05-13
[小说]

回首,又是灯火阑珊处

2025-05-13
[散文]

《中国结》

2025-05-13
[散文]

路漫漫

2025-05-13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