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慎始

所属类别:哲理故事   阅读量:2059   时间:2019-11-04

导语:“知错就改”,自我修正总比“一不小心踩在泥里,从此再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要好,要好得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则相关的哲理故事,欢迎查阅,谢谢。哲理故事:慎始

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廷相,在一次接见新任御史张瀚时说:“我昨天乘轿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开始他小心地循着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弄脏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里,从此再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王廷相接着说:“居身之道,亦如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极佩服此言,以后终生不忘,一直作为为官的信条。

可见,“慎始”,是一种定力,是一条“高压线”。“慎初”关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关乎一个人的政治前程,关乎一个人一生是不是大有作为。在这个故事中,这个轿夫是一个悲哀的角色,下雨天,一不小心“弄脏了鞋”之后,本应该像没有弄脏鞋一样,甚至应该更加小心,选高一点的地方走,选干净一点的地方走,而不应该“一不小心”,就放松了对自己的严要求,就什么也不顾忌。此时,再脏的地方也敢走,再浑的水也敢蹚,有泥的地方也敢踩。

“君子慎初”,固然难得。而一不小心,“破韧”后,仍不自卑、不自弃、不放弃原来的信仰和坚守,自修“破初”带来的“伤口”,不是更难得吗?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浪子回头金不换”;而对于只是不加小心,只是一时不小心,或者只是一时疏忽大意的“破初”,更难得的是及时回头,及时改正,及时修正,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谁也没有资格,更没有理由对他们说三道四;恰恰是这样的人,更真实,更值得人们尊敬,更能起到示范作用。

很多时候的“破初”,就像窗户纸被捅破了一道缝隙。此时,若是能够及时修补上,甚至只需粘上一层纸,就是没有恢复原样,也并不影响使用效果,也并不影响美观。但是,如果对这道缝隙视而不见,或者不理不睬,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下去,很快就会导致“破窗效应”。此时,就不再是“一道缝隙”的小问题了。看看那些让人惊讶的“大老虎”,看看那些“小官巨贪”,不都是自“破初”之后,像那位轿夫一样对自己不再加以节制造成的吗?

“破初”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不管你事先意识到没有,还是事后自己察觉到了,都会有一种忐忑不安,都会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徘徊之中;此时,如果能够觉悟、觉醒或者像“曹鼎不可”那样畏惧法律的尊严,而收手,而回归正道,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最明智的选择。没有了第一次的“侥幸”,也就没有了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破初自修”有什么不好?

在“慎初”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警觉的时候,我们也要理直气壮地为“破初自修”的勇气和做法点赞、叫好。“知错就改”,自我修正总比“一不小心踩在泥里,从此再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要好,要好得多。

最新作文
[小说]

佯言之痛(5)

2025-06-19
[写景]

学校周围的环境

2025-06-19
[散文]

凡人的美

2025-06-19
[议论文]

小汤老师的三哭

2025-06-19
[叙事]

狗狗们,放过我吧!

2025-06-19
[写景]

回忆的繁华夏季

2025-06-19
[写人]

原来是我错了

2025-06-19
[诗歌]

麻将之辞

2025-06-19
[诗歌]

用一生去忏悔

2025-06-19
[散文]

穿越千年的掌声

2025-06-19
精选范文
[写人]

《我死了》

2025-06-18
[写人]

瞧,我们班的这群男生

2025-06-18
[写景]

璀璨的“东方明珠”

2025-06-18
[写景]

风雨中,我们牵手

2025-06-18
[叙事]

什么都可以吝惜,除了爱

2025-06-18
[话题]

美到心灵的握手

2025-06-18
[诗歌]

学校里的无作业日

2025-06-18
[散文]

分手后,不再是朋友......

2025-06-18
[诗歌]

一个大学生的学业报告[恶搞]

2025-06-18
[叙事]

回忆-小时候

2025-06-18
请在APP中进行此操作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好学生作文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