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56FA
拼音:gù
部首:囗
总笔画数:8画
结构:全包围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字级:1
笔顺:丨𠃍一丨丨𠃍一一
读音:gu4
两分:囗 古
(1) 结实,牢靠。【组词】:坚固。稳固。巩固。凝固。加固。
(2) 坚定,不变动。【组词】:固执。固定。固本。
(3) 本,原来。【组词】: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4) 鄙陋(见识浅少)。
(5) 姓。
(1) 安定、牢靠。【组词】:堅固、穩固、牢固。
(2) 堅定不移。【组词】:固守、固請、固辭。
(3) 原本。【组词】:固有文化。
(4) 堅硬。【组词】:凝固。
(5) 使穩定。【组词】:鞏固、固定。
(6) 固體。【例句】:不會流動,有一定形狀和體積的物體。如金、銀、石、木等。
(7) 固然:雖然。【组词】:玫瑰固然美麗,卻容易凋謝。
(1) 牢固;结实
(2) 使坚固
(3) 坚硬
(4) 固执
(5) 坚决地;坚定地
(6) 鄙陋
(7) 副词。①本来;原来;②固然;③确实;诚然
笔顺笔画:丨、𠃍、一、丨、丨、𠃍、一、一
笔顺名称:竖、横折、横、竖、竖、横折、横、横
笔顺编号:25122511
〔古文〕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音顧。【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又【唐韻】堅也。【論語】學則不固。【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
又【廣韻】再辭也。【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禮·投壺】敢固以請。【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辭也。
又執一不通也。【論語】非敢爲佞也,疾固也。【孟子】固哉,高叟之爲詩也。
又鄙陋也。【禮·曲禮】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註】謂鄙野不達禮也。
又【哀公問】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註】固,陋也。
又本然之詞。【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强也。【又】固所願也。
又已然之詞。【孟子】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又【屈原·離騷】自前世而固然。
又常然之詞。【孟子】若固有之。
又固守也。【論語】君子固窮。
又姓。【說苑】有固乗。
又僕固,複姓。唐有僕固懷恩。
又固始,漢侯國名。成固,縣名。固陵,聚名。【後漢·郡國志】固始國,屬豫州汝南郡。成固,屬益州漢中郡。固陵,屬豫州𨻰國陽夏縣。
又與錮通。【禮·月令】季冬行春令,國多固疾。【註】謂久疾不瘥也。
四塞也。从囗古聲。古慕切
(固)四塞也。四塞者無罅漏之謂。周禮夏官掌固注云。固、國所依阻者也。國曰固。野曰險。按凡堅牢曰固。又事之巳然者曰固、卽故之假借字也。漢官掌故、唐官多作掌固。从囗。古聲。古慕切。五部。
固,四周阻塞不易进出。字形采用“囗”作边旁,“古”作声旁。
①〈形容词〉坚固。《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名〉险固的地方。《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又】〈形使动>;使……坚固;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形容词〉稳固;牢固。贾谊《过秦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形容词〉固执;顽固。《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阿房宫赋》:“独 夫之心,日益骄固。”
④〈副词〉坚决;坚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
⑤〈副词〉本来;原来。《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垓下之战》:“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⑥〈副词〉当然。宋·苏轼《教战守》: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⑦〈连词〉通“故”,所以,因此。柳宗元《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⑧〈形容词〉鄙陋。司马相如《上林赋》:“鄙人固陋,不知忘讳。”
【固穷】甘处贫困,不失气节。
⑨确实。《史记·项羽本纪》: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固穷】甘处贫困,不失气节。
⑨确实。《史记·项羽本纪》: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问:固的第1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固的第2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𠃍】。
问:固的第3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固的第4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固的第5笔是什么笔画?答:竖【丨】。
问:固的第6笔是什么笔画?答:横折【𠃍】。
问:固的第7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
问:固的第8笔是什么笔画?答:横【一】。